词语解释:褭蹄 拼音:niǎo dì
亦作“ 褭蹄 ”。亦作“裊蹏”。 铸金成马蹄形。因借指金银。《汉书·武帝纪》:“今更黄金为麟趾褭蹏以协瑞焉。” 颜师古 注:“ 武帝 欲表祥瑞,故普改铸为麟足马蹏之形以易旧法耳。今人往往於地中得马蹏金,金甚精好,而形制巧妙。” 宋 欧阳修 《南乡子》词之二:“偷得褭蹄新铸样,无端,藏在红房艳粉间。” 宋 苏轼 《观张师正所蓄辰砂》诗:“近闻猛士收丹穴,欲助君王铸褭蹄。” 宋 杨万里 《路逢故将军李显忠谪居长沙》诗:“只悲熊耳甲,谁怨裊蹏金。” 明 宋濂 《白牛生传》:“ 生 慕 孔 颜 之乐,如聆钧天之乐,如获褭蹏之金。”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褭蹏,音鸟蹏,银之别名,即马蹏银也。”词语解释:牛祸 拼音:niú huò
发生于牛身上的怪异现象。多指怪胎。古时认为象征将有灾祸,故云。《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时则有脂夜之妖,时则有华孽,时则有牛祸。”《隋书·五行志下》:“ 梁 武陵王 纪 祭城隍神,将烹牛,忽有赤蛇绕牛口。牛祸也。” 唐 李德裕 《清冷池怀古》诗:“牛祸衅将发, 羊孙 谋始回。”《清史稿·灾异志五》:“《洪范》曰:‘土爰稼穡。’不成则为咎徵。凡恒风霾、晦冥、花妖、虫孽、牛祸、地震、山頽、雨毛、地生毛、年饥、黄眚、黄祥皆属之於土。”词语解释:牛衣病卧 拼音:niú yī bìng wò
形容贫病交迫。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便羊裘归去,难留 严子 ;牛衣病卧,肯泣 王章 ?”参见“ 牛衣对泣 ”。
词语解释:牛衣对泣 拼音:niú yī duì qì
汉 代 王章 在出仕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生大病也只得卧牛衣中,他自料必死,哭泣着与妻子诀别。妻子怒斥之,谓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戹,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见《汉书·王章传》。后以“牛衣对泣”、“牛衣夜哭”谓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唐 温庭筠 《上裴舍人启》:“今则 阮 路兴悲,商歌结恨;牛衣夜哭,马柱晨吟。” 明 叶宪祖 《鸾鎞记·京晤》:“也只为牛衣对泣怜同病,一向鱼书久絶谁堪倩。”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义猫》:“翁家乏食,借贷无门,典质已尽,搔首踟蹰,牛衣对泣而已。”亦省作“ 牛衣泪 ”、“ 牛衣泣 ”。 五代 刘兼 《中春登楼》诗:“ 王章 莫耻牛衣泪, 潘岳 休惊鹤鬢霜。” 宋 陆游 《和范待制秋兴》:“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 清 归庄 《庚辰生日》诗:“从今莫堕牛衣泪,策马长途日月新。”词语解释:平勃 拼音:píng bó
汉 代 陈平 和 周勃 的并称。两人都是 汉高祖 刘邦 的创业功臣,后又共平诸 吕 之乱。 汉 扬雄 《法言·重黎》:“ 甘罗 之悟 吕不韦 , 张辟强 之觉 平 勃 ,皆以十二龄。” 李轨 注:“觉悟 陈平 周勃 也。”《汉书·刑法志》:“夫以 孝文 之仁, 平 勃 之知,犹有过刑谬论如此甚也,而况庸材溺於末流者乎!”《晋书·魏咏之传》:“当衰 晋 陵夷之际,逆 玄 僭擅之秋,外乏 桓 文 ,内无 平 勃 ,不有雄杰,安能济之哉!” 宋 刘克庄 《鹊桥仙·答桃巷弟和篇》词:“不交 平 勃 ,不游 田 竇 ,也不朋他 牛 李 。” 清 方苞 《灌婴论》:“ 汉 之再世,诸 吕 作难,定天下、安 刘 氏者, 婴 也;而议者推功於 平 勃 。”词语解释:平津 拼音:píng jīn
(1).坦途;大道。 晋 陶潜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平津苟不由,栖迟詎为拙?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唐 昙翼 《招隐》诗:“连峯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2).古地名。 汉 时为 平津邑 , 武帝 封丞相 公孙弘 为 平津侯 ,即此。后多用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级官僚。 前蜀 贯休 《酬韦相公见寄》诗:“空讽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门么?” 宋 欧阳修 《寄题相州荣归堂》诗:“不须授简樽前客,好学 平津 自有文。” 清 吴伟业 《东莱行》诗:“侍中叩阁数彊諫,上书对仗弹 平津 。”
(3).旧时 北平 (今 北京 、 天津 )的并称。 茅盾 《欢迎古物》:“ 平 津 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经装箱待运。”词语解释:平津邸 拼音:píng jīn dǐ
见“ 平津馆 ”。
词语解释:平津馆 拼音:píng jīn guǎn
(1).亦作“ 平津邸 ”、“ 平津阁 ”。 汉 公孙弘 为丞相,封 平津侯 ,起客馆,开东阁,招请士人。后因以“平津馆”等称高级官僚延纳宾客的处所。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归 平津 之馆,时闻櫪马之嘶;舍 广城 之传,裁见诸侯之客。”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出入 平津邸 ,一见 孟尝 尊。” 唐 韩翊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远属 平津阁 ,前驱 博望侯 。” 清 郑燮 《李锴》诗:“西风吹冷 平津阁 ,何处重寻孔雀屏。”
(2). 清 孙星衍 任 山东 督粮道时,治所即在 公孙弘 所封 平津 故地,因名其书斋为 平津馆 ,所刊丛书名《平津馆丛书》。 清 孙星衍 《平津馆记》:“予参藩 山左 ,驻节 安德 ,地为 平原 故郡,当 燕 齐 孔道,通人过访无虚日……所以名吾馆者,以识风土古迹,后之 士夫 为国树人,或有慕夫开閤之风也。”词语解释:平津阁 拼音:píng jīn gé
见“ 平津馆 ”。
词语解释:平津馆 拼音:píng jīn guǎn
(1).亦作“ 平津邸 ”、“ 平津阁 ”。 汉 公孙弘 为丞相,封 平津侯 ,起客馆,开东阁,招请士人。后因以“平津馆”等称高级官僚延纳宾客的处所。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吴明彻墓志铭》:“归 平津 之馆,时闻櫪马之嘶;舍 广城 之传,裁见诸侯之客。” 南朝 齐 陆厥 《奉答内兄希叔》诗:“出入 平津邸 ,一见 孟尝 尊。” 唐 韩翊 《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诗:“远属 平津阁 ,前驱 博望侯 。” 清 郑燮 《李锴》诗:“西风吹冷 平津阁 ,何处重寻孔雀屏。”
(2). 清 孙星衍 任 山东 督粮道时,治所即在 公孙弘 所封 平津 故地,因名其书斋为 平津馆 ,所刊丛书名《平津馆丛书》。 清 孙星衍 《平津馆记》:“予参藩 山左 ,驻节 安德 ,地为 平原 故郡,当 燕 齐 孔道,通人过访无虚日……所以名吾馆者,以识风土古迹,后之 士夫 为国树人,或有慕夫开閤之风也。”词语解释:平乐 拼音:píng lè
(1).和平安乐。《史记·匈奴列传》:“使少者得成其长,老者安其处,世世平乐。”
(2).谓平坦富饶。《楚辞·九章·哀郢》:“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 王逸 注:“閔惜乡邑之富饶也。”
(3). 汉 代宫观名。后泛指园林馆阁。《文选·曹植〈名都篇〉》:“我归宴 平乐 ,美酒斗十千。” 李善 注:“ 平乐 ,观名。” 唐 韩翃 《赠张千牛》诗:“急管昼催 平乐 酒,春衣夜宿 杜陵 花。”《板桥杂记》附录引 明 沉周 《盒子会辞》:“ 平乐 灯宵閙如沸,灯火烘春笑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