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四凶 拼音:sì xiōng
同“ 四凶 ”。 唐 韩愈 《贺皇帝即位表》:“举用俊乂,流窜奸邪,虽 虞 舜 之去四兇、举十六相,不能过也。” 唐 罗隐 《湘妃庙》诗:“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兇犹在莫南巡。”
相传为 尧 舜 时代四个恶名昭彰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 、 穷奇 、 檮杌 、 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是以 尧 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 舜 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洲 (州),放 驩兜 于 崇山 ,窜 三苗 于 三危 ,殛 鯀 于 羽山 ” 宋 蔡沉 集传:“《春秋传》所记四凶之名与此不同,説者以 穷奇 为 共工 , 浑敦 为 驩兜 , 饕餮 为 三苗 , 檮杌 为 鯀 ,不知其果然否也。”后世多用以比喻凶狠贪婪的朝臣。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若秉国之钧,出纳王命者,审 良 乐 之顾眄,不令跛蹇厕騏騄……则何患庶绩之不康,何忧四凶之不退!”《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元凯在下,虽微必举;四凶在朝,虽强必诛。”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元伯和 、 李腾 、 腾 弟 淮 、 王縉 ,时人谓之‘四凶’。”词语解释:燧象 拼音:suì xiàng
(1).尾巴系着火炬的象。《左传·定公四年》:“ 鍼尹固 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 吴 师。” 杜预 注:“烧火燧繫象尾,使赴 吴 师,惊却之。”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灵龙更起,燧象还燃。” 唐 孔绍安 《结客少年场行》:“ 吴 师惊燧象, 燕 将警奔牛。”
(2).以喻指大火。 明 刘基 《赠杜安道》诗:“火龙熺燄絳天衢,燧象豗烟煎地府。”词语解释:桃弧 拼音:táo hú
桃木制的弓。以辟邪。 唐 韦应物 《冰赋》:“古者祭之黑牡,其藏以节,祓之桃弧,其出以洁。” 唐 孟郊 《弦歌行》:“相顾笑声衝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参见“ 桃弧棘矢 ”。
词语解释:桃弧棘矢 拼音:táo hú jí shǐ
桃木制的弓,棘枝做的箭。旧俗用以辟邪。《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灾。” 杜预 注:“桃弓棘箭,所以禳除凶邪,将御至尊故。”《史记·楚世家》:“昔我先王 熊绎 辟在 荆山 ,蓽露蓝蔞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王事。”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开冰》:“祭韭献羔,桃弧棘矢,春治冰鑑,祭供夷盘。”亦省作“ 桃棘矢 ”、“ 桃棘 ”。《法苑珠林》卷五八:“丘墓之精名曰狼鬼,善与人鬭不休。为桃棘矢,羽以鵄羽,以射之,狼鬼化为飘风;脱履捉之,不能化也。” 清 高旭 《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写与人间都不识,那堪桃棘涕滂沱。”词语解释:梼杌 拼音:táo wù
(1).传说中的凶兽名。《神异经·西荒经》:“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檮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
(2).传说为远古的恶人“四凶”之一。或谓即 鲧 。《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 、 穷奇 、 檮杌 、 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左传·文公十八年》:“ 顓頊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 檮杌 。” 杜预 注:“谓 鯀 。”《国语·周语上》:“ 商 之兴也, 檮杌 次於 丕山 。” 韦昭 注:“ 檮杌 , 鮌 也。” 唐 柳宗元 《杜兼对》:“ 杜兼 为 濠州 ,幸兵之乱,杀无罪士二人,蓄货足慾,吾以为 唐 檮杌 、 饕餮 者亡以异。”
(3).泛指恶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小人道长,则 檮杌 比肩。”
(4). 楚 史书名。《孟子·离娄下》:“ 晋 之《乘》, 楚 之《檮杌》, 鲁 之《春秋》,一也。” 明 张萱 《疑耀·檮杌》:“檮杌,恶兽, 楚 以名史,主於惩恶。又云,檮杌能逆知未来,故人有掩捕者,必先知之。史以示往知来者也,故取名焉。亦一説也。”词语解释:田苏 拼音:tián sū
《左传·襄公七年》:“ 无忌 不才,让,其可乎?请立 起 也。与 田苏 游,而曰‘好仁’。” 杜预 注:“ 田苏 , 晋 贤人。 苏 言 起 好仁。”后借指贤德长者。《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 由 生於深宫,不覩稼穡,左右近习,未值 田苏 ,富贵骄奢,自然而至,聚毛折轴,遂乃危祸。” 唐 白居易 《题崔少尹上林坊新居》诗:“若能为客烹鸡黍,愿伴 田苏 日日游。”词语解释:王良 拼音:wáng liáng
(1). 春秋 时之善驭马者。《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 王良 , 良 曰:‘请復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王良 登车,马不罢駑;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清 吴伟业 《又咏古》:“ 王良 御奔车,势逼 崦嵫 景。”
(2).喻识才者。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诗之五:“ 王良 若要相抬举,千里追风也不难。”
(3). 东汉 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 荥阳 ,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客难 扬雄 拓落,友笑 王良 来往,面汗背芒寒。” 宋 刘克庄 《泌园春·三和林卿韵》词:“休休也,免 王良 友笑,屑往来忙。”
(4).星座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词语解释:为鱼 拼音:wéi yú
《左传·昭公元年》:“微 禹 ,吾其鱼乎。”言若无 大禹 治水,人们将淹没为鱼。后因用“为鱼”喻遭受灾殃。 唐 杜甫 《草堂》诗:“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新唐书·薛仁贵传》:“帝思其功,乃召见曰:‘畴岁 万年宫 ,微卿,我且为鱼。’”词语解释:西陆 拼音:xī lù
(1).古代指太阳运行在西方七宿的区域。《左传·昭公四年》:“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覿而出之。”参见“ 东陆 ”。
(2).指秋天。《文选·郭璞〈游仙诗〉之七》:“ 蓐收 清西陆, 朱羲 将由白。”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续汉书》:“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秋。”
词语解释:东陆 拼音:dōng lù
(1).古代指太阳运行于东方七宿的区域。《太平御览》卷十八引《易通统图》:“日,春行东方青道曰东陆。”《后汉书·律历志下》:“冬夏之间,则有春有秋。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西陆谓之春,南陆谓之夏,东陆谓之秋。” 王先谦 集解引 惠栋 曰:“此以列宿东西南北言也。”按,应作:“西陆谓之秋……东陆谓之春。” 唐 李峤 《日》诗:“东陆苍龙驾,南郊赤羽驰。”
(2).泛指东方。 明 刘基 《春日行》诗:“白日出东陆,垂光曜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