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万年枝 拼音:wàn nián zhī
(1).树名。即冬青。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 唐 上官仪 《咏雪应诏》:“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校。”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万年枝, 江 左谓之冬青。”一说即檍木。见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花木》。
(2).指年代悠久的大树。 唐 韩偓 《鹊》诗:“莫怪天涯栖不稳,託身须是万年枝。”词语解释:王乔 拼音:wáng qiáo
(1).传说中的仙人。 周灵王 太子 晋 ,即 王子乔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王乔 控鹤以冲天,应真飞锡以躡虚。” 李善 注引《列仙传》:“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 唐 陈子昂 《窅冥君古坟记铭序》:“昔 王乔 古坟,唯留一剑; 令威 荒塚,又嘆千年。” 宋 叶适 《虎长老修双峰》诗:“夜随 王乔 玉簫发,晓答 矩那 金磬清。” 清 孙枝蔚 《善哉行》:“僊人 王乔 ,奉鹤相迎。”参见“ 王子乔 ”。
(2).传说中的仙人。 汉 叶县 令 王乔 。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説 孝明帝 时,尚书郎 河东 王乔 迁为 叶令 。 乔 有神术,每月朔常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候望之,言其临至时,常有双鳧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鳧,举罗,但得一双舄耳。使尚方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宋 苏辙 《双凫观》诗:“ 王乔 西飞朝 洛阳 ,飘飘千里双鳧翔。” 元 丁鹤年 《环翠楼歌》:“ 子晋 鸞笙乘月过, 王乔 鳧舄凌云还。” 清 方文 《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门前鳧雁应无数,或有 王乔 履一行。”
(3).传说中的仙人。指 武阳 食肉芝登仙的 王乔 。《淮南子·齐俗训》:“今夫 王乔 、 赤诵子 ,吹呕呼吸,吐故内新。” 高诱 注:“ 王乔 , 蜀 武阳 人也,为 柏人 令,得道而仙。” 前蜀 杜光庭 《王氏神仙传》:“ 益州 北平山 上有白虾蟇,谓之肉芝,非仙才灵骨,莫能致也。 乔 食之得道。”
词语解释:王子乔 拼音:wáng zǐ qiáo
(1).传说中的仙人名。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柏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又谓, 王子乔 曾至 锺山 ,获《九化十变经》,以隐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以疾终。其墓在 景陵 , 战国 时有发其墓者,见一剑,正要取视,其剑忽然上飞去。事见《太平御览》卷六六五。《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仙人 王子乔 ,难可与等期。” 金 元好问 《缑山置酒》诗:“人言 王子乔 ,鹤驭此上宾。” 清 周亮工 《来日大难》诗:“愿见神仙,乞药一丸;如 王子乔 ,驭鹤驂鸞。”
(2).古曲名。《文选·潘岳〈笙赋〉》“ 子乔 轻举” 唐 李善 注:“《歌録》曰:‘吟叹四曲《王昭君》、《楚妃叹楚》、《楚王吟》、《王子乔》,皆古辞。’”词语解释:王余 拼音:wáng yú
鱼名。《文选·左思〈吴都赋〉》:“双则比目,片则王餘。” 刘逵 注:“王餘鱼,其身半也。俗云: 越王 鱠鱼未尽,因以残半弃水中,为鱼,遂无其一面,故曰王餘也。” 南朝 梁简文帝 《怨歌行》:“望檐悲双翼,窥沼泣王餘。” 唐 刘禹锡 《送裴处士应制举》诗:“垂钩鬭得王餘鱼,蹋芳共登 苏小墓 。” 清 全祖望 《韩沟关王庙》诗之三:“百牢犹共王餘荐,一饭休教笼稻荒。”或云王馀即鲽鱼,亦曰版鱼。见《史记·封禅书》“东海致比目之鱼” 司马贞 索隐引 郭璞 注。参见“ 吴王膾餘 ”、“ 吴餘鱠 ”。词语解释:卫霍 拼音:wèi huò
西汉 名将 卫青 和 霍去病 皆以武功著称,后世并称“卫霍”。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谓 萧 曹 不足儔, 卫 霍 不足侔也。” 唐 张说 《药园宴武洛沙将军》诗:“文学引 王 枚 ,歌钟陈 卫 霍 。” 明 许自昌 《水浒记·论心》:“自昔 萧 曹 任,难图 卫 霍 功。” 宁调元 《游白云归感赋四律并柬同游诸子》:“丈夫三十尚平平,竪子争传 卫 霍 名。”词语解释:魏公子 拼音:wèi gōng zǐ
(1).指 信陵君 。 唐 高适 《题李别驾壁》诗:“礼乐遥传 鲁 伯禽 ,宾客争过 魏公子 。” 唐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诗:“况我 魏公子 ,相顾不相疑。”
(2).指 魏文帝 曹丕 。 唐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诗:“遥思 魏公子 ,復忆 李将军 。” 赵殿成 笺注:“ 魏公子 ,谓 魏文帝 。 曹子建 《公讌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李善 註:‘公子谓 文帝 ,时 武帝 在,为五官中郎也。’”词语解释:文魮 拼音:wén bǐ
鱼名。《明诗综》卷一百引《广东谣》:“潿蚌之胎有玫瑰,文魮之腹有美玉。”《明诗综》卷一百引《广东谣》:“文魮鸣,美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