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玄圃 拼音:xuán pǔ
(1).传说中 昆仑山 顶的神仙居处,中有奇花异石。玄,通“ 悬 ”。《文选·张衡〈东京赋〉》:“左瞰 阳谷 ,右睨 玄圃 。” 李善 注:“《淮南子》曰:‘…… 悬圃 在 崑崙 閶闔之中。’‘玄’与‘悬’古字通。”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 崑崙 之山三级:下曰 樊桐 ,一名 板松 ;二曰 玄圃 ,一名 閬风 ;三曰 层城 ,一名 天庭 。是为太帝之居。” 唐 李康成 《玉华仙子歌》:“夕宿紫府云母帐,朝餐 玄圃 崑崙 芝。” 宋 苏轼 《题潭州徐氏春晖亭》诗:“勿嫌步月临 玄圃 ,冷笑乘槎向海滩。” 罗惇曧 《文学源流·列子》:“ 玄圃 之珠,求焉而不竭; 崑山 之玉,採焉而不枯。”
(2). 魏 晋 南北朝 时 洛阳 、 建康 (今 南京市 )宫中园名,时作讲经之处。《梁书·简文帝纪》:“ 高祖 所製《五经讲疏》,﹝ 简文帝 ﹞尝於 玄圃 奉述,听者倾朝野。”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法航下 匡庐 ,讲室临 玄圃 。”词语解释:悬圃 拼音:xuán pǔ
传说在 昆仑山 顶。有金台、玉楼,为神仙所居。也称 玄圃 。后泛指仙境。语出《楚辞·天问》:“ 崑崙 悬圃 ,其凥安在?” 王逸 注:“ 崑崙 ,山名也,其巔曰 县圃 ,乃上通於天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 崑崙 、 悬圃 ,非经义所载,然其文辞丽雅,为词赋之宗。” 唐太宗 《帝京篇》之十:“无劳上 悬圃 ,即此对神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所谓 瑶池 、 悬圃 ,珠树芝田,概乎未见。”词语解释:摇落 拼音:yáo luò
凋残,零落。《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北周 庾信 《枯树赋》:“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明 何景明 《答望之》诗:“江湖更摇落,何处可安栖?” 清 曹寅 《和程令彰十八夜饮南楼》之一:“客心摇落傍孤笳,步屧随时向酒家。”词语解释:瑶华 拼音:yáo huá
亦作“瑶花”。
(1).玉白色的花。有时借指仙花。《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王逸 注:“瑶华,玉华也。” 洪兴祖 补注:“説者云:瑶华,麻花也,其色白,故比於瑶。此花香,服食可致长寿,故以为美。” 唐 陈子昂 《东征至淇门答宋参军之问》诗:“碧潭去已远,瑶花折遗谁?” 元 王恽 《平湖乐·寿李夫人》曲:“洞里瑶华自高韵,八千春,裊烟已报长生信。”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而诗之精深华妙,异境日辟,如游海岛,仙山楼阁,瑶花縞鹤,无非珍奇矣。”
(2).喻指霜、雪。 唐 张九龄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诗:“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宋 柳永 《望远行》词:“长空降瑞,寒风翦,淅淅瑶花初下。” 明 高棅 《赋得罗浮霜月怀二逸人》诗:“海国梅始白,飞霜动鸣鐘……百里皆瑶华,千林閟幽风。”
(3).指美玉。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故瑶华不琢,则耀夜之景不发;丹鍔不淬,则纯鉤之劲不就。” 晋 王嘉 《拾遗记·周》:“﹝ 成王 ﹞四年, 旃涂国 献凤雏,载以瑶华之车,饰以五色之玉,驾以赤象,至於京师。” 唐 元稹 《和东川李相公慈竹十二韵》:“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
(4).比喻诗文的珍美。亦用以对人诗文的美称。 唐 储光羲 《酬李处士山中见赠》诗:“引领迟芳信,果枉瑶华篇。” 唐 岑参 《敬酬杜华淇上见赠》诗:“赖蒙瑶华赠,讽咏慰怀抱。” 唐 许浑 《酬李当》诗:“知有瑶华手自开,《巴人》虚唱懒封回。”
(5).“ 瑶华圃 ”的省称。为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巧探》:“一自残雪飞画栋,蚤罢瑶华梦。” 明 汤显祖 《紫箫记·边思》:“流照 伏波 营,飞入瑶华境。”参见“ 瑶华圃 ”。
词语解释:瑶华圃 拼音:yáo huá pǔ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唐 元稹 《会真诗》:“言自瑶华圃,将朝碧帝宫。”词语解释:瑶圃 拼音:yáo pǔ
语本《楚辞·九章·涉江》:“驾青虬兮驂白螭,吾与 重华 游兮瑶之圃。”瑶圃,产玉的园圃,指仙境。 晋 陆云 《九愍·修身》:“树椒兰於瑶圃,掩夜光於琼华。” 唐 皮日休 《扬州看辛夷花》诗:“一枝拂地成瑶圃,数树参庭是蕊宫。” 元 周巽 《梨花曲》诗:“仙妃下瑶圃,靚粧乘素鸞。”词语解释:云师 拼音:yún shī
(1). 黄帝 时的官名。《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 杜预 注:“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縉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南齐书·百官志赞》:“百官分置,惟皇是职,云师鸟纪,各有其式。”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云师火帝,非无战阵之风; 尧 誓 汤 征,咸用干戈之道。”
(2).云神。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大鹏垂翰,驭风伯而指南溟;天马腾姿,偶云师而集东道。” 清 谭嗣同 《文信国日月星辰砚歌》:“ 丰隆 伐鼓呼列缺,云师狂奔风烈烈。”
(3). 安徽 霍山 所产的一种蚕形小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一·石蚕》:“按《遁甲开山图》云: 霍山 有云师、雨虎。 荣氏 法云:云师如蚕,长六寸,有毛似兔。”词语解释:折麻 拼音:shé má
《楚辞·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后以“折麻”喻离别思念之情。 南朝 宋 谢灵运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握兰勤徒结,折麻心莫展。” 唐 钱起 《游辋川至南山寄谷口王十六》诗:“折麻定延佇,乘月期招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