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菩萨蛮词谱
菩萨蛮 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唐唐苏鄂《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煜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淲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菩萨蛮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朱词之不换韵,楼词之三声叶韵,皆变格也。 按,元好问《中州集乐府》,王庭筠词,“断肠人恨余香换,尘暗琐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李、晏、孟宗献俱有之,盖回文体也。每句一回,即同李白词体。或以单调另分一体者误。 温庭筠词,前段起句“牡丹花谢莺声歇”,牡字仄声;后段起句“无言匀睡脸”,无字平声;第二句“钗上蝶双舞”,蝶字仄声;结句“无憀独倚门”,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朱敦儒

  秋风乍起梧桐落  蛩吟唧唧添萧索 敧枕背灯眠  月和残梦圆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起来钩翠箔  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  逼人风露寒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即李词体,但后段仄韵、平韵,即押前段原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 楼 扶

  丝丝杨柳莺声近 晚风吹过秋千影 寒色一帘轻 灯残梦不成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耳边消息在  笑指花梢待 又是不归来 满庭花自开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按,《太平乐府》无名氏词,“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仄韵即叶平韵,名三声叶,元人多宗之,此词即其体也。
历代作品
共77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续上)
王国器 (2首)
王寂 (3首)
王庭筠 (3首)
王沂 (1首)
程文海 (1首)
袁易 (1首)
许有壬 (3首)
谢应芳 (1首)
谭处端 (1首)
陆祖允 (1首)
韩奕 (1首)
刘因 (4首)
卢挚 (1首)
姚燧 (2首)
宋褧 (4首)
张翥 (2首)
菩萨蛮 题倪徵君惠麓图(元·王国器)

秋声吹碎江南树。正是潇湘肠断处。

一片古今愁。荒埼水乱流。

披图惊岁月。旧梦何堪说。

追忆谩多情。人间无此情。


菩萨蛮 题黄子久溪山雨意图(元·王国器)

青山不趁江流去。数点翠收林际雨。

渔屋远模糊。烟村半有无。

大痴飞醉墨。秋与天争碧。

净洗绮罗尘。一巢栖乱云。


菩萨蛮(元·王寂)

镇犀不动红炉窄。宿酲恼损金钗客。

瑞鸭叆雕盘。白毫起鼻端。

韩郎双鬓老。个里知音少。

留取麝煤残。临鸾学远山。


菩萨蛮 回文题扇图(元·王寂)

碧空寒露松枝滴。滴枝松露寒空碧。

山远抱溪湾。湾溪抱远山。

竹疏横岸曲。曲岸横疏竹。

寒鹭宿平滩。滩平宿鹭寒。


菩萨蛮 春闺(元·王寂)

回文锦字殷勤织。归鸿点破晴空碧。

上尽最高楼。阑干曲曲愁。

黄昏犹伫立。何处砧声急。

强欲醉乌程。醒时月满庭。


菩萨蛮(元·王庭筠)

客愁枫叶秋江隔。隔江秋叶枫愁客。

行远望高城,城高望远行。

故人新恨苦。苦恨新人故。

斜日晚啼鸦。鸦啼晚日斜。


菩萨蛮(元·王庭筠)

白云孤映遥山碧。碧山遥映孤云白。

楼倚一天秋。秋天一倚楼。

断肠随雁断。断雁随肠断。

来雁与书回。回书与雁来。


菩萨蛮 回文(元·王庭筠)

断肠人恨余香换。换香余恨人肠断。

尘暗锁窗春。春窗锁暗尘。

小花檐月晓。晓月檐花小。

屏掩半山青。青山半掩屏。


菩萨蛮 题李溉之词卷(元·王沂)

大明湖上秋容暮。风烟杖屦时来去。

说与病维摩。可人秋水呵。

自书盘谷序。和了停云句。

把酒为君歌。济南名士多。


菩萨蛮 次韵郭安道探梅(元·程文海)

孤根自是春怜惜。一苞生意何曾息。

南北本同枝。先开先得诗。

风来元不约。冷暖凭斟酌。

花落又花开。年年去复来。


菩萨蛮 和天民赋十月海棠(元·袁易)

朱唇初注樱桃小。逞娇搀占东风早。

似妒腊前梅。百花头上开。

绛云生夜暖。卯酒醒时晚。

最怕泪阑干。何须带雨看。


菩萨蛮 宿造口用稼轩韵(元·许有壬)

月明江阔天如水。夜深残烛纵横泪。

底事不求安。世间多好山。

一杯君且住。万里人南去。

倡汝莫要予。山寒无鹧鸪。


菩萨蛮 寄中书诸公(元·许有壬)

三司笑面靴纹皱。鹾官憔悴非诗瘦。

红袖写乌丝。谁曾梦见之。

淮盐真是白。染得须成雪。

何处有神仙。能教白复玄。


菩萨蛮 寄都下友人(元·许有壬)

凭高日望金台路。黄沙尽处空烟树。

岁晚足萧疏。雁声无夜无。

簿书临俗态。人道儒酸在。

何以慰相思。半年无好诗。


菩萨蛮 七夕作(元·谢应芳)

锋棱磨尽方藏拙。老怀羞对天孙说。

风叶动清商。依稀似九章。

飘萧双鬓雪。卧看弯弯月。

月缺有时圆。人无再少年。


菩萨蛮(元·谭处端)

慧刀挥处人头落。虹霓万道冲云脚。

灭尽我人心。何劳向外寻。

白莲生火里。法忍无生死。

忍辱两皆空。龟毛兔角同。


菩萨蛮 题钱德钧水村图(元·陆祖允)

当年图画知何处。如今身向沧洲住。

吾亦爱吾庐。芸窗几卷书。

青山天际小。目送飞鸿杳。

试问钓鱼船。芦花浅水边。


菩萨蛮 山寺夏日(元·韩奕)

重重树杪高高阁。悬泉千尺檐前客。

度夏爱僧居。一来慵下梯。

睡余无气力。坐数遥峰碧。

闲咏不成诗。斜阳在涧西。


菩萨蛮 为王太利夫寿(元·刘因)

吾乡先友今谁健。西邻王老时相见。

每见忆先公。音容在眼中。

今朝故人子。为寿无多事。

惟愿岁长丰。年年社酒同。


菩萨蛮 回文(元·刘因)

元龙未减当年气。呼山卧向高楼底。

今日到山村。青山故意昏。

商歌聊一振。千里浮云尽。

老子气犹豪。山灵未可骄。


菩萨蛮 饮山亭留宿(元·刘因)

水围山影红围翠。翠围红影山围水。

西近小桥溪。溪桥小近西。

隐人谁与问。问与谁人隐。

孤鹤对言无。无言对鹤孤。


菩萨蛮 饮山亭感旧(元·刘因)

种花人去花应道。花枝正好人先老。

一笑问花枝。花枝得几时。

人生行乐耳。今古都如此。

急欲醉莓苔。前村酒未来。


菩萨蛮 寄江西米理问信父(元·卢挚)

市桥烟柳春如画。小楼明月吴山下。

把酒听君歌。可人良夜何。

旧游新梦断。月落西江远。

江上数峰青。寄声徐孺亭。


菩萨蛮(元·姚燧)

素娥会把诗人调。衰颜不值圆蟾照。

特地变云阴。江城三日霖。

今宵佳节过。天上冰轮破。

才却放余辉。要看清兴远。


菩萨蛮 皇废癸丑春赏花词(元·姚燧)

两闲日月同悠久。算来无比东君寿。

一岁一归来。光风吹九垓。

花枝依旧好。只自伤垂老。

七十六年人。见花能几春。


菩萨蛮(元·宋褧)

送辽西宪孙掾还司,延祐己未乐亭县作

紫髯如戟霜台掾。

风生彩笔来行县,邂逅海天涯。

盍簪能几时。

柳梢春尚冷。

无物堪持赠。

为谢幕中莲。

殷勤寄短篇。


菩萨蛮(元·宋褧)

卫州道中至元四年十一月,与八儿思不花御史同行,按行河南四道

两歧流水清如酒。草根风蹙冰皮皱。

雪净太行青。联镳看画屏。

按行多雅志。解起澄清志。

回首五云天。东华尘似烟。


菩萨蛮 丹阳道中(元·宋褧)

西风落日丹阳道。竹冈松阪相环抱。

何处最多情。练湖秋水明。

驿城那惮远。佳句初开卷。

寒雁任相呼。羁愁一点无。


菩萨蛮 偃师道中(元·宋褧)

北芒古冢纷无数。崔嵬罗列成山阜。

何处断碑横。无人知姓名。

今坟如蚁垤。回首成磨灭。

今古两堪哀。停骖酹绿苔。


菩萨蛮(元·张翥)

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

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

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

惟有梦相寻。惊鸟啼夜深。


菩萨蛮 赠雁(元·张翥)

人随雁雁俱南去。雁应先到凭传语。

若问锦书无。人归不得书。

归期还信否。准在梅花后。

烟树短长亭。只争三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