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菩萨蛮词谱
菩萨蛮 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唐唐苏鄂《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煜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淲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菩萨蛮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朱词之不换韵,楼词之三声叶韵,皆变格也。 按,元好问《中州集乐府》,王庭筠词,“断肠人恨余香换,尘暗琐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李、晏、孟宗献俱有之,盖回文体也。每句一回,即同李白词体。或以单调另分一体者误。 温庭筠词,前段起句“牡丹花谢莺声歇”,牡字仄声;后段起句“无言匀睡脸”,无字平声;第二句“钗上蝶双舞”,蝶字仄声;结句“无憀独倚门”,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朱敦儒

  秋风乍起梧桐落  蛩吟唧唧添萧索 敧枕背灯眠  月和残梦圆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起来钩翠箔  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  逼人风露寒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即李词体,但后段仄韵、平韵,即押前段原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 楼 扶

  丝丝杨柳莺声近 晚风吹过秋千影 寒色一帘轻 灯残梦不成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耳边消息在  笑指花梢待 又是不归来 满庭花自开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按,《太平乐府》无名氏词,“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仄韵即叶平韵,名三声叶,元人多宗之,此词即其体也。
历代作品
共77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近现代(续上)
沈尹默 (2首)
沈祖棻 (4首)
王国维 (5首)
秋瑾 (1首)
茅于美 (13首)
当代
梁羽生 (1首)
陈振家 (1首)
菩萨蛮(近现代·沈尹默)

梅花绰约冰肌白,茶花艳发胭脂色。

昨夜月如银,相看愁杀人。

年年楼上望,只为春来上。

待得乳莺啼,杨花过别溪。


菩萨蛮(近现代·沈尹默)

民国纪元前六年

新词岁岁题纨扇,银河夜夜当窗见。

冰簟卧黄昏,秋心那许温。

竹桃开已久,绿雨欺红瘦。

凉意逐秋飞,秋归人不归。


菩萨蛮(近现代·沈祖棻)

丁五之秋,倭祸既作,南京震动。避地屯溪,遂与千帆结缡逆旅。适印唐先在,让舍以居。惊魂少定,赋兹四阕。

钿蝉金凤谁收拾?烟尘澒洞音书隔。

回首望长安,暮云山复山。

徘徊鸾镜下,愁极眉难画。

何日得还乡?倚楼空断肠。


菩萨蛮(近现代·沈祖棻)

丁五之秋,倭祸既作,南京震动。避地屯溪,遂与千帆结缡逆旅。适印唐先在,让舍以居。惊魂少定,赋兹四阕。

长安一夜西风近,玳梁双燕栖难稳。

愁忆旧帘钩,夕阳何处褛?

溪山清可语,且作从容往。

珍重故人心,门前江水深。


菩萨蛮(近现代·沈祖棻)

丁五之秋,倭祸既作,南京震动。避地屯溪,遂与千帆结缡逆旅。适印唐先在,让舍以居。惊魂少定,赋兹四阕。

熏香绣阁垂罗带,门前山色供眉黛。

生小住江南,横塘春水蓝。

仓皇临间道,茅店愁昏晓。

归梦趁寒潮,转怜京国遥。


菩萨蛮(近现代·沈祖棻)

丁五之秋,倭祸既作,南京震动。避地屯溪,遂与千帆结缡逆旅。适印唐先在,让舍以居。惊魂少定,赋兹四阕。
笺曰:萧奚茕,字印唐,四川垫江人,金陵大学国学特别研究班毕业,曾任国立女子师范学院等校教授。现已退休。抗以初起时,印唐在屯溪安徽中学任教,故得为余夫妇安置也。

罗在尘涴难频换,鬓云几度临风乱。

何处系征车?满街烟柳斜。

危楼攲水上,杯酒愁相向。

孤烛影成双,驿庭秋夜长。


菩萨蛮(近现代·王国维)

高楼直挽银河住,当时曾笑牵牛处。

今夕渡河津,牵牛应笑人。

桐梢垂露脚,梢上惊鸟掠。

灯焰不成青,绿窗纱半明。


菩萨蛮(近现代·王国维)

回廊小立秋将半,婆娑树影当阶乱。

高树是东家,月华笼露华。

碧阑干十二,都作回肠字。

独有倚阑人,断肠君不知。


菩萨蛮(近现代·王国维)

红楼遥隔廉纤雨,沉沉暝色笼高树。

树影到侬窗,君家灯火光。

风枝和影弄,似妾西窗梦。

梦醒即天涯,打窗闻落花。


菩萨蛮(近现代·王国维)

西风水上摇征梦,舟轻不碍孤帆重。

江阔树冥冥,荒鸡叫雾醒。

舟穿妆阁底,楼上佳人起。

蓦入欲通辞,数声柔舻枝。


菩萨蛮(近现代·王国维)

玉盘寸断葱芽嫩,鸾刀细割羊肩进。

不敢厌腥臊,缘君亲手调。

红炉赪素面,醉把貂裘缓。

归路有余狂,天街宵踏霜。


菩萨蛮 寄女伴(近现代·秋瑾)

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


菩萨蛮(近现代·茅于美)

序:抗战后,余家卜居贵州平越。岁之九月,自昆明归省。车抵马场坪,更乘肩舆独返。日暮天寒,萧然有感。

云低烟寂群山黑,秋高露重尘衣湿。

风急烛光微,银蛾扑面飞。

栖乌惊草木,路入吴江曲①。

胆怯指如冰,驿桥人语轻。


菩萨蛮(近现代·茅于美)

云浓雾薄霜风细,妾心一点分明水。

水面落花轻,微波弱不胜。

中天新月白,照影长相惜。

银汉数星西,圆辉无限期。


菩萨蛮(近现代·茅于美)

但教留得青山在,那愁镜里朱颜改。

云鬓纵如丝,苍松节不移。

夜深阶下立,万籁无声息。

不见月盈盈,寒空斗柄横。


菩萨蛮 其一(近现代·茅于美)

去年今日初相识,焦琴试抚寒无力。

哀怨未分明,有人著意听。

灵珠留待赠,瑩洁浑难并。

宝匣暗尘侵,沉吟直到今。


菩萨蛮 其二(近现代·茅于美)

空山兰蕙无人识,朱蕤翠叶空佳色。

愁黛不曾开,莲心几度灰。

知深疑是梦,泪掩鲛绡重。

感极不成妆,风檐正薄霜。


菩萨蛮 其三(近现代·茅于美)

平明乳燕惊飞处,春寒一阵欺花雨。

归晚理鸟衣,雕梁护惜微。

朱栏凭望遍,曾把人间贱。

雨过一峰青,分明见远星。


菩萨蛮 其四(近现代·茅于美)

芳韶细算浑难准,酒阑初把心期认。

遥夜忆灯痕,灯深絮语温。

最怜今夜月,照影亭亭绝。

未忍问庭兰,风高露欲漙。


菩萨蛮 其五(近现代·茅于美)

芳韶未许从容住,闲姿别有萦心处。

怀兔一沉吟,霜寒半臂侵。

轻妆和梦远,争比寻常见。

眉样纵如初,人情恰不如。


菩萨蛮 其六(近现代·茅于美)

汀洲永日徘徊处,风裳水佩香无度。

荷泪不成珠,谁人论价沽。

千金休论价,乞取清闲夜。

翠叶晚惊秋,凌波脉脉愁。


菩萨蛮 其七(近现代·茅于美)

怀琴竟日凭栏处,也知此去无多路。

倦鸟不成归,荷香远更微。

纨风惊粉蝶,花影重重叠。

哀乐苦相兼,离愁一味严。


菩萨蛮 其八(近现代·茅于美)

疏桐叶白纱窗晓,从今解识相逢好。

断梦续犹疑,离愁诉又非。

清秋千里霁,多少重来意。

零落见丹枫,隔墙深浅红。


菩萨蛮 其九(近现代·茅于美)

思量最苦秋凉后,兼旬小疾无端久。

幽恨几回同,墨痕和泪封。

隔帘风动竹,苔晕因谁绿?

攲枕小惊猜,灯花喜又开。


菩萨蛮 其十(近现代·茅于美)

模糊往事重思忆,梦余惆怅偏无极。

蜡炬忆前时,成灰总不辞。

七星云汉上,一霎人间望。

楼阁称玲珑,金栏隐约红①。


菩萨蛮(当代·梁羽生)

剑胆琴心谁可语,江湖漂泊怜三女。

弹指数华年,华年梦似烟。

遥天寒日暮,寂寞空山路。

踏遍去来枝,孤鸿独自飞。


菩萨蛮(当代·陈振家)

四时清趣寻谁语,孤吟空媚青山树。

谁念僻山村,除非天外云。

山高林茂密,与世相遗失。

何故不思离?武陵疑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