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菩萨蛮词谱
菩萨蛮 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唐唐苏鄂《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按,温词有“小山重叠金明灭”句,名《重叠金》。南唐李煜词名《子夜歌》,一名《菩萨鬘》。韩淲词有“新声休写花间意”句,名《花间意》;又有“风前觅得梅花句”,名《梅花句》;有“山城望断花溪碧”句,名《花溪碧》;有“晚云烘日南枝北”句,名《晚云烘日》。

菩萨蛮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朱词之不换韵,楼词之三声叶韵,皆变格也。 按,元好问《中州集乐府》,王庭筠词,“断肠人恨余香换,尘暗琐窗春。小花檐月晓,屏掩半山青”,李、晏、孟宗献俱有之,盖回文体也。每句一回,即同李白词体。或以单调另分一体者误。 温庭筠词,前段起句“牡丹花谢莺声歇”,牡字仄声;后段起句“无言匀睡脸”,无字平声;第二句“钗上蝶双舞”,蝶字仄声;结句“无憀独倚门”,独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下词。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朱敦儒

  秋风乍起梧桐落  蛩吟唧唧添萧索 敧枕背灯眠  月和残梦圆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起来钩翠箔  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  逼人风露寒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此即李词体,但后段仄韵、平韵,即押前段原韵。

又一体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叶韵、两平韵 楼 扶

  丝丝杨柳莺声近 晚风吹过秋千影 寒色一帘轻 灯残梦不成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耳边消息在  笑指花梢待 又是不归来 满庭花自开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按,《太平乐府》无名氏词,“镜中两鬓皤然矣,心头一点愁而已,清瘦仗谁医,羁情只自知。”仄韵即叶平韵,名三声叶,元人多宗之,此词即其体也。
历代作品
共778,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续上)
无名氏 (1首)
梁寅 (1首)
蔡松年 (1首)
邵亨贞 (3首)
杨基 (1首)
吴锡麒 (1首)
文廷式 (3首)
朱彝尊 (1首)
纳兰性德 (13首)
顾贞观 (1首)
近现代
徐震堮 (1首)
毛泽东 (2首)
汪玢 (5首)
菩萨蛮(元·无名氏)

家家尽有长生药。时人取用皆差错。

气候若飞沉。问君何处寻。

眼看犹不识。误向铅中觅。

此物没黄芽。徒劳岁月赊。


菩萨蛮 湖口(元·梁寅)

海门西上帆如电。神灵借与天风便。

容易见庐山。云中双鹤还。

风匀波不怒。水碧涵山翠。

沽酒酹神君。醉吟湖上春。


菩萨蛮 携酒过分定张子华(元·蔡松年)

披云拨雪鹅儿酒。浇公枯燥谈天口。

秋梦浪翻江。雨窗深炷香。

风烟公耐久。宜结神明友。

醉里好微言。君平莫下帘。


菩萨蛮(元·邵亨贞)

金风簌簌敲梧井。画屏耿耿摇灯影。

屋角日华明。树头乌鹊惊。

年光流水去。青镜催迟暮。

便欲泛仙槎。迢迢河汉赊。


菩萨蛮 苏小小像(元·邵亨贞)

钱唐回首春狼藉。湖山依旧横金碧。

何处是儿家。粉墙杨柳斜。

佳期难暗卜。檀板传心曲。

随意带宜男。就中应未堪。


菩萨蛮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元·邵亨贞)

清江倒浸云峰巧。采菱渡口轻舟小。

水面晚风香。蒹葭摇嫩凉。

潇湘人渐老。玉佩惊秋早。

鸥鸟惯忘机。背人何处飞。


菩萨蛮(明·杨基)

水晶帘外娟娟月,梨花枝上层层雪。

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

花也笑姮娥,让他春色多。


菩萨蛮(清·吴锡麒)

春波软荡红楼水,多时不放莺儿起。

一样夕阳天,留寒待禁烟。

已是人消瘦,只此情依旧。

可奈别离何,明朝杨柳多。


菩萨蛮 选三 其一(清·文廷式)

啼莺唤起罗衾梦。柳丝无力春愁重。

晓枕困相思。凭春说与伊。

语深良夜促。灯穗飘红粟。

回面泪偷弹。此情郎忍看。


菩萨蛮 选三 其二(清·文廷式)

千花百草寻常见。绮楼别写芳华怨。

云影护瑶台。碧桃千朵开。

画屏金凤舞。对对芝光吐。

凝照倍增妍。佯矜未肯前。


菩萨蛮 选三 其三(清·文廷式)

情深不惜明珰解。泪珠还沁鲛绡在。

云袅翠翘低。沈沈蕙思迷。

画桥秋色浅。落叶重门掩。

别久倍思量。锦衾初夜长。


菩萨蛮(清·朱彝尊)

低鬟十八云初约,春衫剪就轻容薄。

弹作墨痕飞,折枝花满衣。

罗裙百子褶,翠似新荷叶。

小立敛风才,移时吹又开。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

只为晓风愁,催花扑玉钩。

娟娟双蛱蝶,宛转飞花侧。

花底一声歌,疼花花奈何。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

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

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剪一丝红,红丝一剪风。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

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朔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春云吹散湘帘雨,絮黏蝴蝶飞还住。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休近小阑干,夕阳无限山。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晓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余香咽。

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

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

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

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为春憔悴留春住,那禁半霎催归雨。

深巷卖樱桃,雨余红更娇。

黄昏清泪阁,忍便花飘泊。

消得一声莺,东风三月情。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

梁燕自只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

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攲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菩萨蛮(清·纳兰性德)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

不忍覆余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欲别,空胜当时月。

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菩萨蛮(清·顾贞观)

山城夜半催金柝,酒醒孤馆灯花落。

窗白一声鸡,枕函闻马嘶。

门前乌桕树,霜月迷行处。

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


菩萨蛮(近现代·徐震堮)

画屏今夜寒新重,珠灯阁住离人梦。

筝雁不胜秋,月明何处楼?

含情开凤纸,密意回文字。

罗袖十年恩,忆君长愧君。


菩萨蛮·大柏地(近现代·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黄鹤楼(近现代·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菩萨蛮(近现代·汪玢)

天光犹自烧红烛,小屏风上西江曲。

门外有人行,萧萧驿马声。

怜郎心意纵,妾是桐花凤。

不著缕金衣,拥衾听鸟啼。


菩萨蛮(近现代·汪玢)

萧寒一味邯郸道,荒鸡白月天难晓。

梦觉是江东,飞花落莫红。

清波遮不住,冉冉流红去。

梅子又黄滋,无言看雨丝。


菩萨蛮 其一(近现代·汪玢)

青天曼曼流斜照,梧桐败叶秋将老。

一闪翠云光,回风笑语长。

江南人信步,刬地摇情愫。

消息不来归,芦花漠漠飞。


菩萨蛮 其二(近现代·汪玢)

香车细马乘来惯,妖红媚绿春无限。

谁唱霸王歌,离声奈若何。

凄凄今月白,似妾无颜色。

月下更飞霜,霜边幽梦凉。


菩萨蛮 奔大父丧山村晓行(近现代·汪玢)

单衾瑟瑟难眠得,村鸡啼罢天垂白。

推户顾彷徨,元冬十月霜。

高风吹斗柄,驿马相嘶应。

惨恻又登程,泠然孤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