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水调歌头词谱
水调歌头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榘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 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中中仄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下平韵词。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苏 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 贺 铸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访乌衣 成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商女篷窗罅 犹唱后庭花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 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 晚来风起 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兴 倾动庾公楼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渡银汉 漙玉露 势如流 不妨吟赏 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 助我清才逸气 稳步上瀛洲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欲识瀛洲路 雄据六鳌头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张孝祥

  雪洗卤尘净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笛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忆当年 周与谢 富春秋 小乔初嫁 香囊犹在 功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 淝水桥边衰草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 击楫誓中流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 因

  一诺与金重 一笑比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 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 今日尊前笑语 春意满西城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花鸟喜相对 宾主眼俱明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生事 千古意 两忘情 醉眠君且去我 扶我者 有门生 窗下烟江白鸟 空外浮云苍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未肯便寒盟 从此洛阳社 莫厌小车行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 爱竹旋添栽 碧纱窗户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卧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远山开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唯有平安竹 留得伴寒梅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家童开门看 有谁来 客来一笑 清话煮茗更传杯 有酒只愁无客 有客又愁无酒 酒熟且徘徊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明日人间事 天自有安排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历代作品
共930,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续上)
向滈 (1首)
吕颐浩 (1首)
吴千能 (1首)
吴叔虎 (1首)
吴渊 (1首)
吴芾 (1首)
吴镒 (2首)
哀长吉 (1首)
夏元鼎 (12首)
姚勉 (2首)
姚述尧2 (4首)
孙锐 (1首)
家铉翁 (1首)
尹洙 (1首)
岳甫 (1首)
水调歌头(宋·向滈)
  押尤韵

短棹舣湍石,华月满汀洲。

应知孤客无寐,特地照离忧。

谁念姮娥单枕,寂寞广寒宫殿,亦自□□□。

□□□□□,□□□□□。

□怜我,尘满袖,雪盈头。

两乡千里萦恨,何事不归休。

遥想闺中今夜,夜久寒生玉臂,犹自倚高楼。

别泪入湘水,归梦绕鄜州。


水调歌头(宋·吕颐浩)

一片苍崖璞,孕秀自天钟。

浑如暖烟堆里,乍放力犹慵。

疑是犀眠海畔,贪玩烂银光彩,精魄入蟾宫。

泼墨阴云妒,蟾影淡朦胧。

沩山颂,戴生笔,写难穷。

些儿造化,凭谁细与问元工。

那用牧童鞭索,不入千群万队,扣角起雷同。

莫怪作诗手,偷入锦囊中。


水调歌头(宋·吴千能)

澹氏人安在,缥缈九霄间。

我来唯有石屋,周览百寻宽。

一曲中分夷险,两牖空光平布,满洞贮清寒。

高歌自堪仰,何必论金丹。

周贤士,知此意,薄秦官。

一床一枕,依然犹伴白云间。

门外俗尘如海,门里道心如水,谈笑足回澜。

此事无今古,不信叩嵛山。


水调歌头(宋·吴叔虎)
  押先韵

清澈黄河底,乙未政和年。

坤珍阐瑞,运符五百间生贤。

日暖曲江花柳,鼎沸韶春弦管,尺五是青天。

殊宠逢熙载,吉梦送真仙。

承盛德,公故国,庆双全。

行看旌钺紫泥,丹诏下苕川。

多祝多男多寿,长愿长安长乐,剑履玉宸前。

蕙炷紫琳馆,丹笔蕊珠篇。


水调歌头(宋·吴渊)
  押阳韵

太白已仙去,诗骨此山藏。

胸中锦绣如屋,都乞与东皇。

碎剪杏花千树,浓抹胭脂万点,妖艳断人肠。

晓露沐春色,晴日涨风光。

孤村路,逢休暇,共徜徉。

酒旗斜处,□□一簇几红妆。

暂息江头烽火,无奈鬓边霜雪,聊复放疏狂。

倚俟玉壶竭,未肯宝鞭扬。


水调歌头(宋·吴芾)

九月二十六,公相纪生辰。

橙黄橘绿时候,天气暖于春。

奎画有堂辉焕,中著台星一点,长伴寿星明。

衮衮有家庆,未羡古徐卿。

谢元枢,营绿野,避洪名。

六年裁剸国事,曾费几精神。

歇了傅岩霖雨,闲了孤舟野渡,旒冕合知心。

吾道苟尊尚,元不在蒲轮。


水调歌头(宋·吴镒)

澄彻北湖水,圆镜莹青铜。

客槎星汉天上,隐隐暗朝通。

六月浮云落日,十顷增冰积雪,胜绝与谁同。

罗袜步新月,翠袖倚凉风。

子韩子,叫虞帝,傲祝融。

御风凌雾来去,邂逅此从容。

欲问骑驎何处,试举叉鱼故事,惊起碧潭龙。

乞我飞霞佩,从子广寒宫。


水调歌头(宋·吴镒)

三楚上游地,五岭翠眉横。

杜诗韩笔难尽,身到眼增明。

最好流泉百道,□□绕城萦市,唯见洛阳城。

化鹤三千岁,橘井尚凄清。

阆风客,紫贝阙,白玉京。

不堪天上官府,时此驻霓旌。

岁晚朔云边雪,压尽蛮烟瘴雨,过雁落寒汀。

况有如泉酒,细与故人倾。


水调歌头 贺人新娶,集曲名。(宋·哀长吉)

紫陌风光好,绣阁绮罗香。

相将人月圆夜,早庆贺新郎。

先自少年心意,为惜殢人娇态,久俟愿成双。

此夕于飞乐,共学燕归梁。

索酒子,迎仙客,醉红妆。

诉衷情处,些儿好语意难忘。

但愿千秋岁里,结取万年欢会,恩爱应天长。

行喜长春宅,兰玉满庭芳。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要蹑天仙步,金丹是法身。

不知谓气,须还识后自然真。

大道从花孕子,点出个中阴魄,乌兔合阳魂。

北斗随罡转,天地正氤氲。

采依时,炼依法,莫辞勤。

立跻圣域,从此脱沈沦。

夜气正当过半,龙虎自然蛰动,势欲撼乾坤。

片饷工夫耳,庄算八千春。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要识刀圭诀,一味水银铅。

驴名马字,九三四八万千般。

愚底转生分别,划地唤爷作父,荆棘满心田。

去道日以远,至老昧蹄筌。

譬如人,归故国,上轻帆。

顺风得路,夜里也行船。

岂问经州过县,管取投明须到,舟子自能牵。

悟道亦如此,半句不相干。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真一北方气,玄武产先天。

自然感合,蛇儿却把黑龟缠。

便是蟾乌遇朔,亲见虎龙吞啖,顷刻过昆仑。

赤黑达表里,炼就水银铅。

有中无,无中有,两玄玄。

生身来处,逆顺圣凡分。

下士闻之大笑,不笑不足为道,难为俗人论。

士塞命门了,去住管由君。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闻道不嫌晚,悟了莫悠悠。

遇时不炼,今生乌兔恐难留。

些子乾坤简易,不问在朝居市,达者尽堪修。

火候无斤两,大药本非遥。

守旁门,囚冷屋,望升超。

迷迷相授,生死不相饶。

未识先天一气,孰辨五行生克,不向眼前求。

试道工夫易,福薄又难消。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神气精三药,举世没人知。

气随精化,镇常神逐气无归。

心地不明天巧,业识更缠地网,背却上天梯。

今古多豪杰,生死醉如泥。

树头珠,潭底日,显金机。

两般识破,性命更何疑。

活捉金精入木,炼就当初真一,方表丈夫儿。

信取玄中趣,端的世间稀。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律应黄钟候,天地尚胚浑。

腾腾一气,家园平地一枝春。

下手依时急采,莫放中宫芽溢,害里却生恩。

火候精勤处,加减武和文。

定浮沈,明主客,别疏亲。

真铅留汞,造化合乾坤。

此是身中灵宝,谁信龙从火出,二八共成斤。

些子希夷法,只在弄精魂。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押阳韵

耳目身之宝,固塞勿飞扬。

存无守有,中间无念以为常。

把定玄关一窍,视听尽收归里,坎兑互堤防。

寤寐神依抱,形气两相忘。

圆陀陀,光烁烁,貌堂堂。

分明真我,罔象里全彰。

此即非空非色,自是本来面目,阴鼎炼元阳。

出世真如佛,余二莫思量。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三三乾妙画,佑圣诞弥尘。

北方壬癸,水生于坎产元精。

一数先天有象,元始化生相应,灵气属阳神。

寿永齐天地,万物尽回春。

说龟蛇,名黑杀,蕴深仁。

阴中阳长,要知害里却生恩。

此意宜参造化,正是金丹大道,不在咽精津。

富贵公方逼,肯问出人伦。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采取铅须密,诚意辨妍媸。

休教错认,夺来鼎内及其时。

二物分明真伪,一得还君永得,此事契天机。

记取元阳动,妙用在虚危。

法寅申,行子午,总皆非。

自然时节,梦里也教知。

不属精津气血,不是肺肝心肾,真土亦非脾。

言下泄多矣,凡辈奈无知。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擒得铅归舍,进火莫教迟。

抽添沐浴,临炉一意且防危。

只为婴儿未壮,全藉黄婆养育,丁老共扶持。

火力频加减,外药亦如之。

汞生芽,铅作祖,土刀圭。

火生于木,炎盛汞还飞。

要得水银真死,须待阴浮阳伏,杂类降灰池。

用铅终不用,古语岂吾欺。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我有一竿竹,偏会取根源。

从来汲水桔槔,直挈上西天。

不许常人著手,管定竿头先折,提桶落寒泉。

拨得机关转,北斗向南看。

仗回风,乘偃月,勿波澜。

麻姑此日,西北见张骞。

选佛妙高峰顶,饮罢醍醐似醉,独坐玩婵娟。

水湛月明处,太极更无前。


水调歌头(宋·夏元鼎)

人身藏宇宙,乌兔走西东。

昼舒夜卷,不拘春夏与秋冬。

存想非心非肾,吐纳非精非气,子午谩行功。

一点真灵宝,混合自回风。

感婴儿,交姹女,爱丁公。

黄婆匹配,一时辰内上仙宫。

恍惚无中有象,阳火阴符密契,大道属鸿濛。

火候能调理,天地与无穷。


水调歌头(宋·姚勉)
  押先韵

微雪弄新霁,寒月上初弦。

长庚入梦,间生采石锦袍仙。

分得天孙云织,掣断麒麟金锁,来自玉皇前。

丹井凭泥轼,风月兴无边。

诏书来,催入觐,占春先。

柳边花底,细驺辇路骤鸣鞭。

荣侍金銮殿上,更向沉香亭北,半醉拂华笺。

来岁今朝里,人在八花砖。


水调歌头(宋·姚勉)

桃李河阳县,春又到花枝。

先庚三日,鳌山晴雪放灯时。

金宿争华玉婺,来入仙闺清梦,光动绣湖西。

人物东都令,句法晚唐诗。

两年春,三种异,十般奇。

朝天近也,紫泥催起舄凫飞。

总羡童颜绿发,荣绾金鱼玉带,日侍赭黄衣。

来岁传柑宴,人在赏花池。


水调歌头(宋·姚述尧2)

三五半圆夜,二七素秋天。

银河耿耿,中渡绛节会星軿。

宝鹊喜传佳信,丹凤欢迎仙仗,瑞彩映珠躔。

此意天长久,不比在人间。

多情客,捧香饵,洁宾筵。

殷勤拜舞,乞寿乞富乞团圆。

宜与人人愿足,更看家家欢洽,喜气满江山。

今夕莫辞醉,后会是来年。


水调歌头(宋·姚述尧2)

碧落暮云卷,玉宇静无尘。

宝阶露滴仙掌,秋气正平分。

冷浸银河清澈,光射珠躔明灭,素女拥冰轮。

今夕桂华满,疑是别乾坤。

对清影,凌灏气,沃芳尊。

凭高凝望,万里城阙尽铺银。

偏照长门离恨,更揽西园诗思,何处不关情。

此景年年好,莫惜醉归频。


水调歌头(宋·姚述尧2)

泽国正秋杪,微雨洒江滨。

凭高一望,万里多稼总如云。

芳野壤歌鼎沸,古市欢声辐凑,尽是泰平人。

铃阁尽无事,桃李满公门。

恨瓜戍,趣征驭,惜芳辰。

高情耿耿,重别中夜沃清尊。

不为阑亭感慨,莫作楚狂醉倒,谭笑自生春。

明日送行处,忍顾翠眉颦。


水调歌头(宋·姚述尧2)

上苑暮春好,烟雨正溟濛。

桃蹊冷落无语,嫩绿翳残红。

好是翠屏乍展,喜见玉英初坼,裁剪费春工。

绰约更娇软,轻扬万条风。

散清馥,翻素艳,照晴空。

佳人羞妒,兢把粉质斗芳容。

无限恼人风味,别有留春情韵,都付酒杯中。

极目凭阑久,月影在墙东。


水调歌头(宋·孙锐)

渔钓有遗逸,天子宠元真。

赐之奴仆,得随妫艳下神京。

几度苹汀蓼岸,不问金钩无饵,谈笑取冰鳞。

珍重主人意,名我曰樵青。

肩兰桨,萦桂棹,出波津。

凌虚上□□□,□□会群真。

卸下绿蓑青笠,付与渔童收管,相与□红尘。

归去又□□,同赏洞中春。


水调歌头(宋·家铉翁)

瀛台居北界,觌面是重城。

老龙蹲踞不动,潭影净无尘。

此地高阳胜处,天付仙翁为主,那肯借闲人。

暂挂西堂锡,仍同旦过宾。

六年里,五迁舍,得比邻。

儒馆豆笾于粲,弦诵有遗音。

甚喜黄冠为侣,更得青衿来伴,应不叹飘零。

夜宿东华榻,朝餐泮水芹。


水调歌头(宋·尹洙)
  押阳韵

万倾太湖上,朝暮浸寒光。

吴王去后,台榭千古锁悲凉。

谁信蓬山仙子,天与经纶才器,等闲厌名缰。

敛翼下霄汉,雅意在沧浪。

晚秋里,烟寂静,雨微凉。

危亭好景,佳树修竹绕回塘。

不用移舟酌酒,自有青山渌水,掩映似潇湘。

莫问平生意,别有好思量。


水调歌头(宋·岳甫)

鲁口天下壮,襟楚带三吴。

山川表里营垒,屯列拱神都。

鹦鹉洲前处士,黄鹤楼中仙客,拍手试招呼。

莫诵昔人句,不食武昌鱼。

望樊冈,过赤壁,想雄图。

寂寥霸气,应笑当日阿瞒疏。

收拾周黄策略,成就孙刘基业,未信赏音无。

我醉君起舞,明日隔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