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下表选择或输入词牌名: 注:资料引用自《钦定词谱》。
水调歌头词谱
水调歌头 《碧鸡漫志》属中吕调;毛滂词,名《元会曲》;张榘词,名《凯歌》。按,《水调》,乃唐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此必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也。

水调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毛 滂

  九金增宋重 八玉变秦余 千年清浸 先净河洛出图书 一段升平光景 不但五星循轨 万点共连珠 
  中中中中仄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垂衣本神圣 补衮妙工夫 
中中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朝元去 锵环佩 冷云衢 芝房雅奏 仪凤矫首听笙竽 天近黄麾仗晓 春早红鸾扇暖 迟日上金铺 
  中中中中中仄仄中平中平中仄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

万岁南山色 不老对唐虞 
中仄中平仄中仄仄平平


此调以此词及周词、苏词为正体,若贺词之偷声,王词、刘词之添字,傅词之减字,皆变体也。 此词前后段,不间入仄韵,宋词俱如此填。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四、五句,俱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其七字句,并作拗体,惟葛郯词,“翠光千顷,为谁来去为谁留”、“跳珠翻沫,轰雷掣电几时收”;吕渭老词,“醉魂何在,应骑箕尾到青天”、“黄粱未熟,经游都在梦魂间”;刘过词,“日高花困,海棠风暖想都开”,“人生行乐,且须痛饮莫辞杯”,谁字、雷字、骑字、游字、棠字、须字俱平声,与此异。又,前段起句,毛词别首“金马空故事”,辛弃疾词“四坐且勿语”,叶梦得词“修眉扫遥碧”;换头三句,毛词别首“双石健,含古色,照新堂”,石字、古字俱仄声;苏轼词“众鸟里,真彩凤,独不鸣”,彩字、不字俱仄声;辛词,“回首处,云正出,鸟倦飞”,首字、正字、倦字俱仄声,俱与此词异。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余参下平韵词。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周紫芝

  岁晚念行役 江阔渺风烟 六朝文物何在 回首更凄然 倚尽危楼杰观 暗想琼枝璧月 罗袜步承莲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桃叶山前鹭 无语下寒滩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潮寂寞 浸孤垒 涨平川 莫愁艇子何处 烟树杳无边 王谢堂前双燕 空绕乌衣门巷 斜日草连天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只有台城月 千古照婵娟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三句六字,第四句五字,后段第四句六字,第五句五字,与毛词异。按,苏轼词,“中年亲友离别,丝竹缓离忧”、“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叶梦得词,“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遥知玉斧初斲,重到广寒宫”,正与此同。宋词如吴文英、刘克庄、方岳,金、元词如蔡松年、王庭筠、元好问、赵孟頫,皆如此填。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两仄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两仄韵 苏 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前段第五、六句,后段第六、七句,间入两仄韵。按,刘仲芳词,“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堂有经纶贤相,边有纵横谋将”;叶梦得词,“分付平云千里,包卷骚人遗思”、“却叹从来贤士,如我与公多矣”;辛弃疾词,“好卷垂虹千尺,只放冰壶一色”、“寄语烟波旧侣,闻道蒪鲈正美”;段克己词,“神既来兮庭宇,飒飒西风吹雨”、“风外渊渊箫鼓,醉饱满城黎庶”,正与此同。但叶梦得词“里”、“思”、“士”、“矣”,段克己词“宇”、“雨”、“鼓”、“庶”,前后段同一韵,与此词前后各韵者,又微有别。此外,又有前段第五、六句押仄韵,后段不押者,或有后段第六、七句押仄韵,前段不押者,此则偶合,不复分体。

又一体 双调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韵、五叶韵,后段十句四平韵、五叶韵 贺 铸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访乌衣 成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商女篷窗罅 犹唱后庭花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词第一句押韵,以平韵为主,其仄韵,即用本部麻、马、祃三声叶,间入平韵之内。宋人只此一体,并无别首可校。若其前段第三、四句,后段第五、六句,俱作四字一句、七字一句,则与毛词同,但不作拗体耳。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王之道

  斜阳明薄暮 暗雨霁凉秋 弱云狼藉 晚来风起 席卷更无留 天外老蟾高挂 皎皎寒光照水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金璧共沈浮 宾主一时兴 倾动庾公楼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渡银汉 漙玉露 势如流 不妨吟赏 坐拥红袖舞还讴 暗祝今宵素魄 助我清才逸气 稳步上瀛洲 
  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欲识瀛洲路 雄据六鳌头 
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前段毛词第四句系七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五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七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四平韵 张孝祥

  雪洗卤尘净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悲壮 吹笛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风景 剪烛看吴钩 
  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忆当年 周与谢 富春秋 小乔初嫁 香囊犹在 功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 淝水桥边衰草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 击楫誓中流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周词第四句系六字,此则添二字,作四字两句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六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句四平韵 刘 因

  一诺与金重 一笑比河清 风花不遇真赏 终古未全平 前日青春归去 今日尊前笑语 春意满西城 
  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花鸟喜相对 宾主眼俱明 
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生事 千古意 两忘情 醉眠君且去我 扶我者 有门生 窗下烟江白鸟 空外浮云苍狗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未肯便寒盟 从此洛阳社 莫厌小车行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此与周词同,惟后段第五句添一字,作六字折腰句法异。

又一体 双调九十四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 傅公谋

  草草三间屋 爱竹旋添栽 碧纱窗户 眼前都是翠云堆 一月山翁高卧 踏雪水村清冷 木落远山开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唯有平安竹 留得伴寒梅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家童开门看 有谁来 客来一笑 清话煮茗更传杯 有酒只愁无客 有客又愁无酒 酒熟且徘徊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明日人间事 天自有安排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与毛词同,惟后段第一、二句减一字,作五字句异。
历代作品
共930,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续上)
崔与之 (1首)
崔敦礼 (1首)
巴州守 (1首)
张元干 (13首)
张友仁 (1首)
张嗣初 (1首)
张栻 (1首)
张祥 (1首)
张继先 (1首)
张镃 (2首)
彭叔夏 (1首)
徐冲渊 (1首)
徐宝之 (1首)
徐明仲 (2首)
徐经孙 (1首)
徐鹿卿 (4首)
水调歌头 题剑阁(宋·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

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

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发,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阴青子,蒲间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归梦到家山。


水调歌头(宋·崔敦礼)

倚棹太湖畔,踏月上垂虹。

银涛万顷无际,渺渺欲浮空。

为问瀛洲何在,我欲骑鲸归去,挥手谢尘笼。

未得世缘了,佳处且从容。

饮湖光,披晓月,抹春风。

平生豪气安用,江海兴无穷。

身在冰壶千里,独倚朱栏一啸,惊起睡中龙。

此乐岂多得,归去莫匆匆。


水调歌头(宋·巴州守)
  押尤韵

霁色满空碧,爽气正横秋。

登高行乐,□来只说古巴州。

扫□尘埃来坐,携取烟云杖履,容□□清游。

坐上尽佳客,一醉破千忧。

倚虚壁,绝临□,上层楼。

黄花赤叶,鸟□啼断四山幽。

醉里不知归去,空有乱云衰草,落日几多愁。

舞鹤在霄汉,宿鹭点汀洲。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戎虏乱中夏,星历一周天。

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

万里两宫无路。

政仰君王神武。

愿数中兴年。

吾道尊洙泗,何暇议伊川。

吕公子,三世相,在凌烟。

诗名独步,焉用儿辈更毛笺。

好去承明谠论。

照映金狨带稳。

恩与荔枝偏。

回首东山路,池阁醉双莲。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押先韵

平日几经过,重到更留连。

黄尘乌帽,觉来眼界忽醒然。

坐见如云秋稼,莫问鸡虫得失,鸿鹄下翩翩。

四海九洲大,何地著飞仙。

吸湖光,吞蟾影,倚天圆。

胸中万顷空旷,清夜炯无眠。

要识世间闲处,自有尊前深趣,且唱钓鱼船。

调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鲜。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押尤韵

万里冰轮满,千丈玉盘浮。

广寒宫殿,西望湖海冷光流。

扫尽长空纤翳,散乱疏林清影,风露迫人愁。

徐步行歌去,危坐莫眠休。

问孤蓬,缘底事,苦淹留。

倦游回首,向来云卧两星周。

此夜此生长好,明月明年何处,归兴在南州。

老境一伧父,异县四中秋。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押尤韵

最乐贤王子,今岁好中秋。

夜深珠履,举杯相属尽名流。

宿雨乍开银汉,洗出玉蟾秋色,人在广寒游。

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

露华浓,君恩重,判扶头。

霓旌星节,已随丝管下皇州。

满座烛光花礼,笑罥乌巾同醉,谁问负薪裘。

月转檐牙晓,高枕更无忧。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

百二山河空壮。

底事中原尘涨。

丧乱几时休。

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

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

林风酹酒,堪笑淡话觅封侯。

老去英雄不见。

惟与渔樵为伴。

回首得无忧。

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雨断翻惊浪,山瞑拥归云。

麦秋天气,聊泛征棹泊江村。

不羡腰间金印,却爱吾庐高枕,无事闭柴门。

搔首烟波上,老去任乾坤。

白纶巾,玉麈尾,一杯春。

性灵陶冶,我辈犹要个中人。

莫变姓名吴市,且向渔樵争席,与世共浮沈。

目送飞鸿去,何用画麒麟。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押尤韵

今夕定何夕,秋垂满东瓯。

悲凉怀抱,何事还倍去年愁。

万里碧空如洗,寒浸十分明月,帘卷玉波流。

非是经年别,一岁两中秋。

坐中庭,风露下,冷飕飕。

素娥无语相对,尊酒且迟留。

琴罢不堪幽怨,遥想三山影外,人倚夜深楼。

矫首望霄汉,云海路悠悠。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袖手看飞雪,高卧过残冬。

飘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鸿。

挟取笔端风雨,快写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笼。

大笑了今古,乘兴便西东。

一尊酒,知何处,又相逢。

奴星结柳,与君同送五家穷。

好是橘封千户,正恐楼高百尺,湖海有元龙。

目光在牛背,马耳射东风。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柱策松江上,举酒酹三高。

此生飘荡,往来身世两徒劳。

长羡五湖烟艇,好是秋风鲈脍,笠泽久蓬蒿。

想像英灵在,千古傲云涛。

俯沧浪,舌空旷,恍神交。

解衣盘礴,政须一笑属吾曹。

洗尽人间尘土,扫去胸中冰炭,痛饮读离骚。

纵有垂天翼,何用钓连鳌。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放浪形骸外,憔悴山泽癯。

倒冠落佩,此心不待白髭须。

聊复脱身鹓鹭,未暇先寻水竹,矫首汉庭疏。

长夏啖丹荔,两纪傲闲居。

忽风飘,连雨打,向西湖。

藕花深处,尚能同载曲生无。

听子谈天舌本,浇我书空胸次,醉卧踏冰壶。

毕竟凌烟像,何似辋川图。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押尤韵

露下菱歌远,萤傍藕花流。

临溪堂上,望中依旧柳边洲。

晚暑冰肌沾汗,新浴香绵扑粉,湘簟月华浮。

长记开朱户,不寐待归舟。

恍重来,思往事,搅离愁。

天涯何处,未应容易此身休。

莫问吴霜点鬓,细与蛮笺封恨,相见转绸缪。

云雨阳台梦,河汉鹊桥秋。


水调歌头(宋·张元干)

缥缈九仙阁,壮观在人间。

凉飙乍起,四围晴黛入阑干。

已过中秋时候。

便是菊花重九。

为寿一尊欢。

今古登高意,玉帐正清闲。

引三巴,连五岭,控百蛮。

元戎小队,旧游曾记并龙山。

闽峤尤宽南顾。

闻道天边玉露。

持橐诏新颁。

且拥笙歌醉,廊庙更徐还。


水调歌头 追和(宋·张元干)
  押尤韵

举手钓鳌客,削迹种瓜侯。

重来吴会三伏,行见五湖秋。

耳畔风波摇荡,身外功名飘忽,何路射旄头。

孤负男儿志,怅望故园愁。

梦中原,挥老泪,遍南州。

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

短发霜黏两鬓,清夜盆倾一雨,喜听瓦鸣沟。

犹有壮心在,付与百川流。


水调歌头(宋·张友仁)

石屋势平旷,峭壁几巉岩。

妙哉天造地设,谁复谓神剜。

畴昔涪翁题品,曾说人寰稀有,岂特冠湘南。

趁取脚轻健,相与上高寒。

避秦者,君莫问,意其间。

祖龙文密,至今草木尚愁颜。

赢得功成丹鼎,久矣乘风而去,跨鹤与骖鸾。

犹有白云在,镇日绕禅关。


水调歌头(宋·张嗣初)

名节本来重,轩冕亦何轻。

人间儿戏,刚自指点客星明。

黄屋龙旗九仞,苍石渔丝千尺,谁辱又谁荣。

会得傥来意,方识古交情。

想当时,奇男子,汉真人。

龙潜豹隐,胸中同是一经纶。

公办中兴事业,我向沧浪学钓,各自寄吾真。

谁信往来客,千古诵清名。


水调歌头(宋·张栻)

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

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

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

与么平生了,□水不流行。

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

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

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

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


水调歌头(宋·张祥)

为爱龙山胜,小队一登临。

冯仙洞府安在,抉石试幽寻。

商略生平事业,摆脱人间尘土,欲与斫丝苓。

泉响似相答,未可启归心。

中原地,禾黍茂,犬羊腥。

君王梦想豪杰,有待扫妖氛。

缚虎正须人手,跨鹤缓酬夙志,行矣勿因循。

夜半遣雷雨,助我作秋成。


水调歌头(宋·张继先)

高真留妙诀,达士济群迷。

心清行洁,天人凡圣尽皈依。

不在搬精运气,不在飞罡蹑斗,心乱转狐疑。

但要除邪妄,心地合神祗。

悟真空,离世网,绝关机。

养吾浩气,驱雷役电震天威。

混合百神归一,一念通天彻地,方始了无为。

叱咤生风雨,玩世挟明时。


水调歌头(宋·张镃)

孤棹溯霜月,远过阖闾城。

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

风调信衰减,亲旧总雕零。

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

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

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

猛把画阑拍,飞雁两三声。


水调歌头(宋·张镃)

忠肝贯日月,浩气抉云霓。

诗书名帅,谈笑果胜棘门儿。

牛弩旁穿七札,虎将分行十道,先解近城围。

一骑夜飞火,捷奏上天墀。

畅皇威,宣使指,领全师。

襄阳耆旧,请公直过洛之西。

箪食欢呼迎处,已脱毡裘左衽,远著旧藏衣。

笳鼓返京阙,风采震华夷。


水调歌头(宋·彭叔夏)

铜章纡墨绶,茜服佩银鱼。

慈闱一笑,全胜莱子彩衣裾。

好事柿红萱草,长伴朱颜绿发,荣贵更谁如。

轴锦装鸾诰,帘绣窣藤舆。

龙为炙,麟作脯,倒琼壶。

寿筵今年,邀请金母伴麻姑。

缥渺飞琼舞罢,宛转双成歌彻,何物奉亲娱。

探支长命缕,预借角蟾蜍。


水调歌头(宋·徐冲渊)

穷达付天命,生死见交情。

人今老矣,□□狗苟与蝇营。

赢得一头霜雪。

闲却五湖风月。

鸥鸟负前盟。

颜厚已如甲,太息误平生。

想箕山,怀颍水,挹余清。

只今归去,沧浪深处濯吾缨。

笑抚山中泉石。

细说人间荆棘。

有道苦难行。

好补青萝屋,且占白云耕。


水调歌头(宋·徐宝之)

了却意中事,卜筑快幽情。

雨帘云栋深窈,歌笑霭春生。

青嶂碧溪门户,暖翠浮岚衿席,前日展湘屏。

种竹看霜节,栽菊待秋英。

九世图,闲居赋,丽人行。

名碑古画,贴遍东阁与西亭。

庭下森兰洁玉,天外骧龙舞凤,心迹喜双清。

频瀹炊茶鼎,听我扣门声。


水调歌头(宋·徐明仲)

宗社中兴佐,廊庙黑头公。

故家乔木,十年风虎会云龙。

三镇上流藩翰,千里北门符钥,何许在民功。

刀剑还牛犊,饥馑化登丰。

政成时,春明媚,日和融。

寿觞如海,愿公一酌倒三松。

移取活人心手,归作调元勋业,谈笑共平戎。

还使十书老,直与古人同。


水调歌头(宋·徐明仲)

迟日笼晴昼,新火敛余寒。

东君着意,留恋春色在人间。

故遣蓬瀛仙侣,来布阳和德泽,造化寄毫端。

麾节经行处,喜气满江山。

听歌谣,五裤暖,二天宽。

汉朝侧席,英隽玺诏促徵还。

鞭算钱流粟腐,刃往剧剸烦解,启沃动龙颜。

已有白麻笔,草制在金銮。


水调歌头(宋·徐经孙)
  押尤韵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

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

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

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

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

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

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兴狎沙鸥。

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水调歌头(宋·徐鹿卿)

廊庙补天手,夷夏想威名。

上前张胆明目,倾倒汉公卿。

二百年来章贡,前赵后萧相□,今古两豪英。

四海望霖雨,可但总祥刑。

自儿时,文字里,已心倾。

魁躔邈在霄汉,薄宦偶趋承。

山见崆峒秀丽,水见玉虹清绝,犹愿见先生。

寄语二三子,洙泗在江城。


水调歌头(宋·徐鹿卿)
  押庚韵

别驾映旋轸,父老绕称觥。

西风底事于役,造物岂无情。

知道神生嵩岳,大庾岭边和气,未足助欢声。

小试活人手,详谳命公行。

赣滩石,青原雨,快阁晴。

西江一带风物,尽把祝长生。

福与此江无尽,寿与此江俱远,名与此江清。

江水直到海,公亦上蓬瀛。


水调歌头(宋·徐鹿卿)

五剡乃脱选,通籍入金闺。

祖宗立法初意,正欲猎英奇。

近世流风薄矣,强者立跻霄汉,弱者困尘泥。

流水伯牙操,底处有钟期。

公为政,民不扰,吏无欺。

春风桃李满县,当路几人知。

五马宏开公道,一鹗首旌治最,迟乃速之基。

不枉受人荐,更看荐人时。


水调歌头(宋·徐鹿卿)
  押阳韵

岭峤转和气,英簜挟新凉。

登车搅辔慷慨,风采肃台纲。

第一澄清官府,次第咨询民瘼,余事到囷仓。

谨勿养稂莠,莠盛稻苗伤。

金芝秀,蒲涧碧,荔枝香。

此中风味不恶,暂借使星光。

毋薄炎荒瘴海,曾著广平李勉,归去□平章。

唤起昔贤梦,千载续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