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鹑野 拼音:chún yě
指 秦 地。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皇居帝里 崤函谷 ,鶉野 龙山 侯甸服。” 唐 石贯 《观农赋》:“晓出 凤城 ,疲道路之攸往;回瞻鶉野,知耕凿之斯崇。”参见“ 鶉首 ”。
词语解释:鹑首 拼音:chún shǒu
(1).星次名。指朱鸟七宿中的井宿和鬼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天文家‘朱鸟’,乃取象於鶉。故南方朱鸟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是也。”
(2).古以为 秦 之分野,指 秦 地。《汉书·地理志下》:“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谓之鶉首之次, 秦 之分也。” 唐 李白 《明堂赋》:“巡陵於鶉首之野,讲武於 驪山 之旁。” 清 黄遵宪 《立秋日访易实甫》诗:“鶉首赐人天亦醉,龙泉伴我世谁知?” 钱仲联 笺注引 张衡 《西京赋》:“昔者大帝悦 秦繆公 而覲之,饗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剪诸鶉首。”
(3).指农历五月上旬。古代认为太阳至鹑首之初为芒种。芒种在五月初,故称。 清 曹寅 《晚晴述事有怀芷园》诗:“鶉首绵仍御,龙舟麦宴寒。”词语解释:妲己 拼音:dá jǐ
商纣 的宠妃。 有苏氏 女,姓 己 名 妲 。 周武王 灭 商 时被杀。见《国语·晋语一》、《史记·殷本纪》。词语解释:大风词 拼音:dà fēng cí
即《大风歌》。 唐 林宽 《歌风台》诗:“蒿棘空存百尺基,酒酣曾唱《大风词》。”参见“ 大风歌 ”。
词语解释:大风歌 拼音:dà fēng gē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还归,过 沛 ,留。置酒 沛宫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 沛中 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称此歌为《大风歌》。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五:“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明 夏完淳 《送友北行》诗:“ 高皇 丰 沛 地,愁絶《大风歌》。”词语解释:大风歌 拼音:dà fēng gē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还归,过 沛 ,留。置酒 沛宫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 沛中 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称此歌为《大风歌》。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五:“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明 夏完淳 《送友北行》诗:“ 高皇 丰 沛 地,愁絶《大风歌》。”词语解释:大风曲 拼音:dà fēng qǔ
即《大风歌》。 唐 郑愔 《奉和幸大荐福寺》:“欣承《大风曲》,窃预小童謳。”参见“ 大风歌 ”。
词语解释:大风歌 拼音:dà fēng gē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还归,过 沛 ,留。置酒 沛宫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 沛中 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称此歌为《大风歌》。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五:“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明 夏完淳 《送友北行》诗:“ 高皇 丰 沛 地,愁絶《大风歌》。”词语解释:大风诗 拼音:dà fēng shī
即《大风歌》。 唐太宗 《幸武功庆善宫》诗:“共乐还乡宴,欢比《大风诗》。”参见“ 大风歌 ”。
词语解释:大风歌 拼音:dà fēng gē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还归,过 沛 ,留。置酒 沛宫 ,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 沛中 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称此歌为《大风歌》。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五:“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 明 夏完淳 《送友北行》诗:“ 高皇 丰 沛 地,愁絶《大风歌》。”词语解释:歌风 拼音:gē fēng
同“ 歌讽 ”。 南朝 齐 谢朓 《祀敬亭山春雨》诗:“歌风讚灵德,舞蹈起轻埃。”词语解释:猛士 拼音:měng shì
(1).犹勇士。勇敢有力的人。《史记·高祖本纪》:“酒酣, 高祖 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唐 杜甫 《昔游》诗:“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 宋 陆游 《九月十六日夜梦觉而有作》诗:“将军櫪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2). 太平天囯 武秀才第二等阶的称号。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士阶条例》:“於七月十七日考猛士,马箭三枝,步箭五枝。”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至武秀才等则攺称英士、猛士、壮士、威士之殊。”词语解释:天马 拼音:tiān mǎ
(1).骏马的美称。《史记·大宛列传》:“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名 大宛 马曰‘天马’云。”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唐 王维 《送刘司直赴安西》诗:“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清 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之九:“指北 黄龙 饮,从西天马来。”
(2).传说中兽名。《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 马成之山 ,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3).神马。《汉书·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在,龙为友。”《云笈七籤》卷八四:“忽见太一以天马来迎於寝卧之前。” 明 刘基 《走马引》:“精诚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马从天来,挥霍雷电扬风埃。”
(4).星名。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车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马。”
(5).螳螂的别名。《吕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螳蜋生” 汉 高诱 注:“螳蜋,一曰天马。”《尔雅翼·释虫二》:“螗蜋(螳螂)…… 许叔重 又云:世谓之天马。盖驤首奋臂,颈长而身轻,其行如飞,有马之象。”词语解释:倚市门 拼音:yǐ shì mén
亦省作“ 倚市 ”。 《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案此有二解:(1)谓经营商业。 日 人 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云:“刺绣文,工之事;倚市门,商之事。” 唐 白居易 《策林二·息游惰》:“劳逸既悬,利病相诱,则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2)谓娼妓卖笑。 宋 苏轼 《次韵僧潜见赠》:“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往询二妇,皆呻吟不能起。其一本倚市门,嘆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