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臣妾 拼音:chén qiè
(1).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后亦泛指统治者所役使的民众和藩属。《易·遯》:“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汉书·食货志上》:“ 王莽 因 汉 承平之业, 匈奴 称藩,百蛮宾服,舟车所通,尽为臣妾。” 宋 王禹偁 《送笻杖与刘湛然道士》诗:“明明圣天子,德教如四维。蛮貊尽臣妾,县道皆覊縻。” 严复 《辟韩》:“而 中国 之尊王者曰:‘天子富有四海,臣妾亿兆。’臣妾者,其文之故训犹奴虏也。”
(2).使之为奴;统治,管辖。《商君书·错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贫富之谓也。” 唐 元稹 《授裴向左散骑常侍制》:“朕以将壮之年,臣妾天下,司其忿速,其在於持重温良之士以鉴之乎?” 宋 苏洵 《上皇帝书》:“臣闻古有诸侯,臣妾其境内,而卿大夫之家亦各有臣。”
(3).古时仕宦之女对人的谦称。 清 李渔 《玉搔头·谬献》:“臣父接臣妾上任,在中途遇了乱兵。与这个乳娘,一齐逃难。”词语解释:陈平 拼音:chén píng
(~-前178)汉初大臣。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陈胜起义后,先投魏王咎,后又随项羽入关。不久归刘邦,任护军中尉,建议用反间计使项羽去谋士范增,并以爵位笼络大将韩信,被刘邦采纳。汉朝建立后封曲逆侯。惠帝、吕后时任丞相,因吕氏专权而不治事。吕后死,与周勃定计诛杀吕产、吕禄等,迎立文帝,任丞相。词语解释:陈平分肉 拼音:chén píng fēn ròu
汉 陈平 居 库上里 ,乡里祭社时, 陈平 为宰,分肉食均匀,受到父老称赞。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因以“陈平分肉”为办事公平之典故。 唐 杜甫 《社日》诗之二:“ 陈平 亦分肉, 太史 竟论功。”参见“ 陈平宰社 ”。
词语解释:陈平宰社 拼音:chén píng zǎi shè
指 汉 陈平 微时为乡民祭社时分肉事。见《史记·陈丞相世家》。词语解释:陈平宰社 拼音:chén píng zǎi shè
指 汉 陈平 微时为乡民祭社时分肉事。见《史记·陈丞相世家》。词语解释:乘传 拼音:chéng chuán
(1).乘坐驿车。传,驿站的马车。《汉书·京房传》:“臣出之后,恐必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三折:“ 陶士行 今日成名,乘传去朝廷保奏,一家儿列鼎重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二十一年,王师征 伊犂 ,公面奏军务机宜, 纯皇帝 大悦,以其才似 舒文襄 ,即赐御衣冠,乘传至 巴里坤 传宣圣意。”
(2).指奉命出使。 宋 苏轼 《冬季抚问陕西转运使副口宣》:“永言乘传之劳,未遑退食之佚。”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公自为员司,屡乘传,随堂上官,讞 山西 、 直隶 、 湖南 、 广西 诸省狱。”
(1).古代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子。《史记·田儋列传》:“ 田横 迺与其客二人乘传诣 雒阳 。” 裴骃 集解引 如淳 曰:“四马下足为乘传。”《汉书·文帝纪》:“乃令 宋昌 驂乘, 张武 等六人乘六乘传诣 长安 。”
(2).泛指使车。《清史稿·礼志十》:“若朝贡诸国无子嗣位……礼部奏遣正、副使各一人持节往封,特赐一品麒麟服以重其行。行日,工部给旗仗,兵部给乘传。”词语解释:割肉 拼音:gē ròu
方言。谓到市上买肉。《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叫店家买了三角酒,割了二斤肉。”如:今天打牙祭,我就去割肉。词语解释:怀沙 拼音:huái shā
《楚辞·九章》中的篇名。《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谓此篇为 屈原 自投 汨罗江 前的绝笔,述其怀沙砾以自沉之由。后以“怀沙”为因忠愤而投水死义之典。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此古人之所以怀沙负石,赴流鱼葬,而不堪与之同世也已矣。” 唐 李白 《春滞沅湘有怀山中》诗:“予非怀沙客,但美採菱曲。” 章炳麟 《四惑论》:“吾土有 陈天华 、 姚宏业 、 陈天听 者,以愤激怀沙死。彼则又詆之曰:自裁者,求生天宫与极乐国土耳。”词语解释:剪桐 拼音:jiǎn tóng
《吕氏春秋·重言》:“ 成王 与 唐叔虞 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 唐叔虞 曰:‘余以此封女。’ 叔虞 喜,以告 周公 。 周公 以请曰:‘天子其封 虞 邪?’ 成王 曰:‘余一人与 虞 戏也。’ 周公 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於是遂封 叔虞 于 晋 。”后因以“剪桐”为分封的典实。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剪桐疏爵,分茅建社。”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词语解释:汨罗 拼音:mì luó
(1).江名。 湘江 支流。在 湖南省 东北部。上游 汨水 有东西两源:东源出 江西省 修水县 境,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县 东北境 龙璋山 。两源在 平江县 城西汇合后称 汨罗江 ,西流到 湘阴县 北注入 洞庭湖 。 战国 时 楚 诗人 屈原 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於是怀石遂自投 汨罗 以死。”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惜 师延 之浮渚兮,赴 汨罗 之长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 原 在 湘 沅 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 汨罗 以死,时盖 顷襄王 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
(2).借指 屈原 。 清 姚康 《〈嵞山集〉序》:“谓诗文必穷而后工者,大约取证 汨罗 、 杜陵 诸君子。”词语解释:桃李成蹊 拼音:táo lǐ chéng xī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金 元好问 《送杜招抚归西山》诗:“父老樵渔知有社,将军桃李自成蹊。” 金 元好问 《南乡子》词:“迟日惠风柔,桃李成蹊緑渐稠。”词语解释:桃李蹊 拼音:táo lǐ qī
比喻吸引众人奔趋的地方。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唐 杜甫 《水宿遣兴奉呈郡公》诗:“嶷嶷瑚璉器,阴阴桃李蹊。” 宋 欧阳修 《予作归雁亭又以长韵见寄因以答之》:“城下臺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 清 姚鼐 《感春杂咏》之四:“虽无桃李蹊,岂失松桂伍。”参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词语解释:桐圭 拼音:tóng guī
亦作“ 桐圭 ”。 《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后以“桐珪”指帝王封拜的符信。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桐圭作瑞,凤毛曜丹穴之英;茅壤分维,麟距冠元丘之俊。”圭,一本作“ 珪 ”。 唐 许孟容 《享文恭太子庙乐章》:“桐珪早贵,象輅追设。”词语解释:桐叶封弟 拼音:tóng yè fēng dì
《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 史佚 因请择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 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后因以“桐叶封弟”指帝王封拜。 唐 柳宗元 有《桐叶封弟辩》。亦省作“ 桐封 ”。 清 徐开任 《送仲兄司理邵陵》诗:“忆昔 邵陵 全盛时,桐封爱子万年枝。”词语解释:桐叶戏 拼音:tóng yè xì
指桐叶封弟故事。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参见“ 桐叶封弟 ”。
词语解释:桐叶封弟 拼音:tóng yè fēng dì
《史记·晋世家》:“ 成王 与 叔虞 戏,削桐叶为珪以与 叔虞 ,曰:‘以此封若。’ 史佚 因请择日立 叔虞 。 成王 曰:‘吾与之戏耳。’ 史佚 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於是遂封 叔虞 於 唐 。”后因以“桐叶封弟”指帝王封拜。 唐 柳宗元 有《桐叶封弟辩》。亦省作“ 桐封 ”。 清 徐开任 《送仲兄司理邵陵》诗:“忆昔 邵陵 全盛时,桐封爱子万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