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抉眼 拼音:jué yǎn
(1).挖出眼珠。《战国策·韩策二》:“ 聂政 大呼,所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2).见“ 抉目吴门 ”。
(3).犹反目。 唐 杜甫 《可叹》诗:“近者抉眼去其夫, 河东 女儿身姓 柳 。” 王嗣奭 释:“抉眼,犹云反目。”
词语解释:抉目吴门 拼音:jué mù wú mén
春秋 时, 吴国 大夫 伍员 (字 子胥 )劝 吴王 夫差 拒绝 越国 求和。 夫差 听信谗言,赐 子胥 剑,令自尽。 子胥 临死时说:“抉吾眼置之 吴 东门,以观 越 之灭 吴 也。”见《国语·吴语》、《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为忠臣被谗殉身的典故。 明 高启 《谒伍相祠》诗:“鞭尸 楚 墓生前孝,抉目 吴 门死后忠。”亦作“ 抉目东门 ”、“ 抉目胥门 ”、“ 抉目悬门 ”。 元 萨都剌 《酹江月·姑苏台怀古》词:“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 越 来兵伍?” 高旭 《收辑亡友宁太一遗墨装订成册因题四首以弁其首》之二:“挺身 大泽 呼 张楚 ,抉目 胥门 看沼 吴 。” 傅尃 《次韵和亚子》:“抚头看镜斯何事,抉目悬门事可哀。”亦省作“ 抉目 ”、“ 抉眼 ”、“ 抉眸 ”。《旧唐书·太宗纪下》:“君臣之际,遭遇斯难,以至抉目剖心,虫流筋擢,良由遭值之异也。” 宋 陆游 《书愤》诗:“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蔡寅 《丙辰岁除》诗之二:“抉眸 胥 相看 吴 沼,披髮 伊川 讖陆沉。”词语解释:五羖 拼音:wǔ gǔ
见“ 五羖大夫 ”。
词语解释:五羖大夫 拼音:wǔ gǔ dà fū
指 春秋 时 秦国 大夫 百里奚 。《史记·秦本纪》:“ 繆公 释其囚,与语国事…… 繆公 大説,授之国政,号曰 五羖大夫 。”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秦繆公 ﹞亲举 五羖大夫 於係縲之中。”亦省作“ 五羖 ”。 汉 扬雄 《解嘲》:“ 五羖 入而 秦 喜, 乐毅 出而 燕 惧。” 唐 李白 《南都行》:“ 陶朱 与 五羖 ,名播天壤间。”参见“ 五羖皮 ”。词语解释:五羖皮 拼音:wǔ gǔ pí
(1).五张公羊的皮。《孟子·万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史记·秦本纪》:“﹝ 秦繆公 ﹞闻 百里奚 贤,欲重赎之,恐 楚 人不与,乃使人谓 楚 曰:‘吾媵臣 百里奚 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 楚 人遂与之。”两说有所不同。后因以“五羖皮”比喻出身低贱之士或微贱之物。 唐 刘禹锡 《说骥》:“繇是而言,方之於士,则八十其緡也,不犹愈於五羖皮乎?”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作“ 五羊皮 ”。 唐 李白 《鞠歌行》:“ 秦穆 五羊皮,买死 百里奚 。”
(2).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问 《解剑行》:“君不见, 秦 相 五羖皮 ,去时烹鸡炊扊扅。”词语解释:五千言 拼音:wǔ qiān yán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迺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所终。”后以“五千言”为 老子 《道德经》的代称。 唐 白居易 《养拙》诗:“迢遥无所为,时窥五千言。”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五千言,老来受用,肯教造物儿戏。” 鲁迅 《集外集·〈奔流〉编校后记》:“ 老聃 作五千言, 释迦 有 恒河 沙数说,也还是东洋人中的‘好事之徒’也。”词语解释:五纬 拼音:wǔ wěi
金、木、水、火、土五星。《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汉 郑玄 注:“星谓五纬,辰谓日月。” 贾公彦 疏:“五纬,即五星:东方岁星,南方荧惑,西方太白,北方辰星,中央镇星。言纬者,二十八宿随天左转为经,五星右旋为纬。” 汉 张衡 《西京赋》:“五纬相汁,以旅於东井。” 唐 李百药 《谒汉高庙》诗:“缔构三灵改,经纶五纬同。”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十有二岁》:“五纬之名,木曰岁星,火曰荧惑,土曰填星,金曰太白,水曰辰星。”词语解释:五星聚 拼音:wǔ xīng jù
即五星连珠。《宋书·天文志三》:“今案遗文所存,五星聚者有三: 周 汉 以王, 齐 以霸。 周 将伐 殷 ,五星聚房。 齐桓 将霸,五星聚箕。 汉高 入 秦 五星聚东井。 齐 则永终侯伯,卒无更纪之事。是则五星聚有不易行者矣。” 唐 王珪 《咏汉高祖》:“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词语解释:五羊皮 拼音:wǔ yáng pí
见“ 五羖皮 ”。
词语解释:五羖皮 拼音:wǔ gǔ pí
(1).五张公羊的皮。《孟子·万章上》:“ 百里奚 自鬻於 秦 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以要 秦穆公 。”《史记·秦本纪》:“﹝ 秦繆公 ﹞闻 百里奚 贤,欲重赎之,恐 楚 人不与,乃使人谓 楚 曰:‘吾媵臣 百里奚 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 楚 人遂与之。”两说有所不同。后因以“五羖皮”比喻出身低贱之士或微贱之物。 唐 刘禹锡 《说骥》:“繇是而言,方之於士,则八十其緡也,不犹愈於五羖皮乎?” 宋 苏轼 《送程之邵签判赴阙》诗:“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亦作“ 五羊皮 ”。 唐 李白 《鞠歌行》:“ 秦穆 五羊皮,买死 百里奚 。”
(2).借指五羖大夫。 金 元好问 《解剑行》:“君不见, 秦 相 五羖皮 ,去时烹鸡炊扊扅。”词语解释:五诸侯 拼音:wǔ zhū hóu
(1).古星名。属井宿,共五星。《后汉书·献帝纪》:“﹝ 建安 十七年﹞冬十二月,星孛於五诸侯。” 李贤 注:“五诸侯,星名也。”《晋书·天文志上》:“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主刺举,戒不虞……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
(2).古星名。属太微垣,共五星。《宋史·天文志》:“内五诸侯五星,在九卿西。”词语解释:五铢钱 拼音:wǔ zhū qián
钱币名。 汉武帝 元狩 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銖”二字。自 汉 历 魏 、 晋 、 六朝 至 隋 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 唐 武德 四年废。《史记·平準书》:“有司言三銖钱轻,易姦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銖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鎔焉。”《晋书·食货志》:“於是復铸五銖钱,天下以为便。” 唐 梁铉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诗:“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