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项羽 拼音:xiàng yǔ
(前 232—前202) 秦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名籍,字羽,楚国贵族出身。秦二世元年(前 209 年)从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战死后他杀宋义,率军渡河救赵,巨鹿一战摧毁章邯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六国贵族为王。后与刘邦争做帝王,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公元前 202 年兵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乌江边自杀词语解释:萧何 拼音:xiāo hé
(?—前 193) 汉沛县(今属江苏)人,与高祖于微时,从起兵,高祖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楚、汉相拒,何留守关中,补兵馈饷,军得不匮;高祖数亡山东而何常全关中以待之。高祖即帝位,论功第一,封萧侯。汉之典制律令,多所手定。惠帝时卒,谥文终词语解释:萧何律 拼音:xiāo hé lǜ
汉 萧何 所制的典制律令。《汉书·刑法志》:“ 汉 兴, 高祖 初入 关 ,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説。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姦,於是相国 萧何 攗摭 秦 法,取其宜於时者,作律九章。”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百餘年间未灾变, 叔孙 礼乐 萧何 律。”亦省称“ 萧律 ”。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 房 谋兼 杜 断, 萧 律继 曹 遵。”词语解释:萧相 拼音:xiāo xiàng
指 汉 丞相 萧何 。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无知 叡敏,独昭奇迹,察侔 萧相 ,貺同师锡。” 晋 左思 《魏都赋》:“思重爻,摹《大壮》,览 荀卿 ,采 萧相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负屈寒儒,得遇 秦 庭朗镜;行凶诡计,难逃 萧相 明条。”词语解释:萧张 拼音:xiāo zhāng
汉 萧何 和 张良 的并称。《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且以国君之贤,子为良辅,不以是时建 萧 张 之策,未足为智也。” 唐 鲍溶 《读史》诗:“ 萧 张 马无汗,盛业垂千世。” 宋 范仲淹 《议守》:“然臣观 前汉 高帝 之盛,臣有 萧 张 ,决胜千里,下有百战之师,以四十万之众,困于 平城 。”词语解释:箫韶 拼音:xiāo sháo
(1). 舜 乐名。《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万钧之为重,衝飈不能移,《簫韶》未九成,灵鸟不紆仪也。”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二出:“梨园职掌,宠倖徼天上,论《簫韶》九成奚让,试看彩凤来仪,太平有象。”
(2).泛指美妙的仙乐。 唐 李绅 《忆夜直金銮殿承旨》诗:“月当银汉玉绳低,深听簫韶碧落齐。”词语解释:酇侯 拼音:zàn hòu
1.亦作"酇侯"。
2.汉萧何的爵号。何在楚汉相争中,佐高祖,守关中,转漕给军,兵不乏食,因以致胜。高祖即位,论功行赏,评为第一,封酇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