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击钟鼎食 拼音:jī zhōng dǐng shí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汉 张衡 《西京赋》:“击鐘鼎食,连骑相过。”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寧聚货千亿,击鐘鼎食;枕藉芬芳,婉臠美色乎?”亦省作“ 击鐘食 ”。 唐 韦应物 《贵游行》:“平明击鐘食,入夜乐未休。”词语解释:鸡塞 拼音:jī sāi
见“ 鸡鹿塞 ”。
词语解释:鸡鹿塞 拼音:jī lù sāi
古塞名。在今 内蒙古 磴口 西北 哈隆格乃峡 谷口,是古代贯通 阴山 南北的交通要冲。 汉 时筑城塞于此。后亦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书·匈奴传下》:“ 汉 遣 长乐 卫尉 高昌侯 董忠 、车骑都尉 韩昌 ,将骑万六千,又发边郡士马以千数,送单于出 朔方 鸡鹿塞 。” 清 赵翼 《己卯元日早朝》诗:“ 鸡鹿塞 俱编属国, 麒麟阁 已画功臣。”亦省作“ 鸡鹿 ”、“ 鸡塞 ”。《文选·班固〈封燕然山铭〉》:“遂凌 高闕 ,下 鸡鹿 。” 李善 注引《后汉书》:“ 竇宪 与 南匈奴 万骑出 朔方 鸡鹿塞 。” 唐 李商隐 《寄太原卢司空三十韵》:“ 鸡塞 谁生事?狼烟不暂停。” 南唐 李璟 《浣溪沙》词:“细雨梦回 鸡塞 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词语解释:建章宫 拼音:jiàn zhāng gōng
亦省称“ 建章 ”。 1. 汉 代 长安 宫殿名。《三辅黄图·汉宫》:“ 武帝 太初 元年, 柏梁殿 灾。 粤 巫 勇之 曰:‘ 粤 俗,有火灾即復大起屋,以厌胜之。’帝於是作 建章宫 ,度为千门万户。宫在 未央宫 西, 长安 城外。” 汉 张衡 《西京赋》:“ 柏梁 既灾, 越 巫陈方, 建章 是经,用厌火祥。”
(2). 南朝 宋 时以京城 建康 (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北邸为 建章宫 。《宋书·前废帝纪》:“﹝ 永光 元年秋八月﹞甲申,以北邸为 建章宫 ,南第为 长杨宫 。” 唐 李白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朓》诗:“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 建章 闕,耿耿对 金陵 。”
(3).泛指宫阙。 唐 王昌龄 《青楼曲》:“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 建章 。” 宋 苏轼 《上元侍饮楼上三首呈同列》诗:“澹月疎星遶 建章 ,仙风吹下御炉香。”词语解释:系颈 拼音:xì jǐng
系绳于颈。表示降服。 汉 贾谊 《过秦论上》:“ 百粤 之君,俯首繫颈,委命下吏。”一本作“ 係颈 ”。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方当繫颈蛮邸,悬首 藁街 。” 严复 《原强续篇》:“ 倭 患贫而我适以是拯之,以恣其虐我。是何异驱四百兆之赤子,繫颈面缚以与其仇。”
把绳套在颈上,表示伏罪投降。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南取 百粤 之地,以为 桂林 、 象郡 ; 百粤 之君,俯首係颈,委命下吏。”《史记·秦始皇本纪》:“ 子婴 即係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璽符,降 軹道 旁。” 裴骃 集解引 应劭 曰:“係颈者,言欲自杀也。”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世有视 终南 为捷径,而絶裾不顾,藉槛车为福堂,而係颈自甘者,彼何人哉!”词语解释:系虏 拼音:xì lǔ
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繫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一本作“ 係虏 ”。《晋书·江统传》:“老幼繫虏,丁壮降散。”《宋书·索虏传论》:“强者为转尸,弱者为繫虏。”
(1).掳获;俘获。《韩非子·奸劫弑臣》:“边境不侵,君臣相亲,父子相保,而无死亡係虏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太祖 以粮少引军还”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然兵连众结,锋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係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新唐书·萧铣传赞》:“若 铣 力困计殫,以好言自释於下,係虏在廷,抗辞不屈,伪辩易穷,卒以殊死, 高祖 圣矣哉!”
(2).指俘获的人。 唐 刘禹锡 《贺赦表》:“柔远以仁,则还其係虏;赏近以礼,则泽及后昆。”
(3).拘囚,囚系。 晋 陆机 《辨亡论下》:“拔 吕蒙 於戎行,识 潘濬 於係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呜呼! 思文皇后 之死在行在, 烈皇后 之死在宫中, 永明皇后 之死在係虏。虽先后不同,其成仁取义则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