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八蚕 拼音:bā cán
(1).谓一年八熟的蚕。《文选·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乡贡八蚕之緜。” 李善 注引《交州记》曰:“一岁八蚕茧出 日南 也。” 唐 王涣 《惆怅诗》之一:“八蚕薄絮鸳鸯綺,半夜佳期并枕眠。”
(2).指养蚕一岁成熟八次。 南朝 梁 沉约 《究竟慈悲论》:“一岁八蚕,已惊其骤。” 清 钮琇 《觚賸·广东月令》:“广东月令:十月,八蚕之功毕。”参见“ 八辈蚕 ”。
词语解释:八辈蚕 拼音:bā bèi cán
一年八熟的蚕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 俞益期 《牋》曰:‘ 日南 蚕八熟,茧软而薄……’《永嘉记》曰:‘ 永嘉 有八辈蚕:蚢珍蚕(三月绩)、柘蚕(四月初绩)、蚖蚕(四月末绩)、爱珍(五月绩)、爱蚕(六月末绩)、寒珍(七月末绩)、四出蚕(九月初绩)、寒蚕(十月绩)。凡蚕再熟者,前辈皆谓之珍。’”亦称“ 八茧蚕 ”。 唐 李贺 《南园》诗之二:“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 吴王 八茧蚕。”词语解释:薄幸 拼音:bó xìng
(1).薄情;负心。 唐 杜牧 《遣怀》诗:“十年一觉 扬州 梦,赢得青楼薄倖名。”《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於是众人聚观者,无不流涕,都唾駡 李公子 负心薄倖。” 清 洪昇 《长生殿·怂合》:“从来薄倖男儿辈,多负了佳人意。” 郭沫若 《路畔的蔷薇》:“这是可怜的少女受了薄倖的男子的欺绐?还是不幸的青年受了轻狂的妇人的玩弄呢?”
(2).旧时女子对所欢的昵称。犹冤家。 宋 周紫芝 《谒金门》词:“薄倖更无书一纸,画楼愁独倚。”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三出:“薄倖不来,独倚雕花槛。”
(3).犹薄命。福分少。 宋 宋江 《念奴娇》词:“翠袖围香,鮫綃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倖如何销得。”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宝殿凉生,夜迢迢六宫人静,对银臺一点寒灯。枕席间,临寝处,越显的吾身薄倖。” 元 侯克中 《醉花阴》套曲:“第一才郎,俺行失信行;第二佳人,自古多薄倖。”
薄情;负心。《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如今再説一个夫弃妻的,一般是欺贫重富,背义忘恩,后来徒落得个薄幸之名,被人讲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及至男人家丧了妻子,却又凭他续弦再娶,置妾买婢,做出若干的勾当,把死的丢在脑后,不提起了,并没人道他薄幸负心,做一场説话。” 清 沉复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及 秀峰 归,述及 喜儿 因余不往,几寻短见。噫!‘半年一觉 扬 帮梦,赢得花船薄幸名’矣!”参见“ 薄倖 ”。词语解释:簸钱 拼音:bò qián
古代一种以掷钱赌输赢的游戏。 唐 王建 《宫词》之九三:“暂向玉花阶上坐,簸钱赢得两三筹。”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内翰伯见而笑云:‘年十七,正是学簸钱时也。’”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词诬欧阳文忠》:“十四五,閒抢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 林之夏 《赠友》诗:“记得簸钱时节近, 青溪 同拜小姑祠。”词语解释:扬州梦 拼音:yáng zhōu mèng
唐 杜牧 《遣怀》诗:“十年一觉 扬州 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杜牧 随 牛僧孺 出镇 扬州 ,尝出入倡楼,后分务 洛阳 ,追思感旧,谓繁华如梦,故云。后用为感怀之典实。 明 高启 《和逊庵效香奁体》:“ 扬州 梦断十三年,底事犹存未了缘。” 清 曹寅 《春日感怀》诗之二:“伤心人醒 扬州 梦,前日风吹 易水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