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茶仙 拼音:chá xiān
(1).茶神。指 唐 陆羽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陆羽》:“ 羽 嗜茶,造妙理,著《茶经》三卷……时号‘茶仙’。”
(2).泛指善于饮茶者。 唐 杜牧 《春日茶山痛不饮酒因呈宾客》诗:“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词语解释:婵娟 拼音:chán juān
(1).姿态美好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嚼清商而却转,增嬋娟以此豸。” 薛综 注:“嬋娟此豸,姿态妖蛊也。”一本作“嬋蜎”。 唐 李商隐 《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鬭嬋娟。” 元 沉禧 《一枝花·赠人》套曲:“腰肢嫋娜,体态嬋娟。”
(2).指美人。 唐 方干 《赠赵崇侍御》诗:“却教鸚鵡呼 桃叶 ,便遣嬋娟唱《竹枝》。”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曲:“青锁畔,綉幃前,少箇嬋娟,酬不了少年愿。” 清 洪昇 《长生殿·夜怨》:“笑君王见错,把一箇罪废残粧,认是金屋嬋娟。”
(3).形容花木秀美动人。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六:“庭木谁能近?射干復嬋娟。”《文选·成公绥〈啸赋〉》:“藉皋兰之猗靡,荫脩竹之嬋娟。” 李周翰 注:“嬋娟,竹美貌。” 宋 梅尧臣 《邵郎中姑苏园亭》诗:“薄城万竿嬋娟竹,籐缆繫桥青板船。”
(4).指花木。 宋 晏殊 《采桑子·石竹》词:“试摘嬋娟,贴向眉心学翠鈿。” 宋 王安石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诗:“嬋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
(5).形容月色明媚。 唐 刘长卿 《琴曲歌辞·湘妃》:“嬋娟 湘江 月,千载空蛾眉。” 宋 张孝祥 《虞美人》词:“满庭芳草月嬋娟。”
(6).指代明月或月光。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嬋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风吹 列子 归何处?夜夜嬋娟在柳梢。”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草檄》:“长空万里,见嬋娟可爱,全无一点纤凝。”
(7).轻盈飘舞貌。 南朝 梁 沉约 《咏雪应令》:“夜雪合且离,晓风惊復息,嬋娟入綺窗,徘徊騖情极。”
(8).犹婵媛。情思牵萦貌。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情嬋娟而未罢,愁烂漫而方滋。”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一:“虎口何婉孌, 女嬃 空嬋娟。”词语解释:蟾宫 拼音:chán gōng
(1).月宫;月亮。 唐 许昼 《中秋月》诗:“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闺思》:“岁月易推迁,倏尔经年,又是秋之半,蟾宫几缺圆。”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红楼梦竹枝词》:“镇日蟾宫锁不开,紫云何日上瑶臺。”
(2). 唐 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 南唐 李中 《送黄秀才》诗:“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陶副车求荐见忌》:“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一声霹靂乾坤撼,看蟾宫步,雁塔名,琼林宴,八珍异饌天厨荐。”越剧《二度梅》第四场:“我与你夫妻南北离天涯,愿你蟾宫著锦袍。”参见“ 蟾宫折桂 ”。
词语解释:蟾宫折桂 拼音:chán gōng zhé guì
《晋书·郤詵传》:“ 武帝 於东堂会送,问 詵 曰:‘卿自以为何如?’ 詵 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 崑山 之片玉。’”相传蟾宫中有桂树, 唐 以来牵合两事,遂以“蟾宫折桂”谓科举应试及第。 元 施惠 《幽闺记·士女随迁》:“镇朝经暮史,寐晚兴夙,拟蟾宫折桂之梯步。”《红楼梦》第九回:“彼时 黛玉 在窗下对镜理妆,听 宝玉 説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亦作“ 蟾宫扳桂 ”。 明 谢谠 《四喜记·乡荐荣欢》:“蟾宫扳桂折高枝,书香还有继,天道岂无知。”参阅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清 翟灏 《通俗编·祝诵》。词语解释:蟾影 拼音:chán yǐng
月影;月光。 唐 徐晦 《海上生明月赋》:“水族将蟾影交驰,浪花与桂枝相送。” 明 刘基 《黄州团湖董氏镜心楼》诗:“絳气往来蟾影入,碧光浮动日华生。” 清 陈维崧 《翠楼吟·惠山云起楼作》词:“晚值蟾影初昇,似 姮娥 妆镜夜深离匣。”词语解释:酥雨 拼音:sū yǔ
指蒙蒙细雨。语出 唐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郭沫若 《长春集·洪命熹副首相陪游金刚山赋诗见赠步原韵奉酬》:“霜叶醉酣酥雨里,银河拜倒彩霞边。”词语解释:邺侯架 拼音:yè hòu jià
同“ 鄴架 ”。 明 杨焯 《宣德窑脂粉箱歌为莱阳姜仲子赋》:“药房艺圃比清閟,玉轴牙籤 鄴侯 架。” 清 查慎行 《酬同年张声伯秦中见怀之作》诗:“ 娄东 富文献,世守 鄴侯 架。”词语解释:邺侯书 拼音:yè hòu shū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 鄴侯 ﹞ 李泌 父 承休 ,聚书二万餘卷,戒子孙不许出门,有求读者,别院供饌。 鄴侯 家多书,有自来矣。”后以“鄴侯书”为藏书甚多的典实。 宋 陈师道 《谢傅监》诗:“平分太仓粟,尽读 鄴侯 书。”词语解释:邺架 拼音:yè jià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 鄴侯 家多书,插架三万轴。” 邺侯 ,即 李泌 。后因以“鄴架”比喻藏书处。 清 赵翼 《哭汪文端师》诗:“ 鄴 架籤论万, 曹 仓卷累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八:“欲集全 宋 词,则亦不过壮观 鄴 架,於本源无涉,亦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