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鸱夷 拼音:chī yí
(1).革囊。《战国策·燕策二》:“昔者 五子胥 説听乎 闔閭 ,故 吴王 远迹至於 郢 。 夫差 弗是也,赐之鴟夷而浮之江。”《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王 闻之大怒,乃取 子胥 尸盛以鴟夷革,浮之江中。” 裴駰 集解引 应劭 曰:“取马革为鴟夷。鴟夷,榼形。”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死忠》:“你一死之后,当取汝尸盛以鴟夷之革,浮之江中。”
(2).借指 春秋 吴 伍员 。 明 高启 《行路难》诗之二:“ 鉤弋 死 云阳 , 鴟夷 弃江沙。”
(3).指盛酒器。《艺文类聚》卷七二引 汉 扬雄 《酒赋》:“鴟夷滑稽,腹如大壶,尽日盛酒,人復藉酤。” 宋 司马光 《柳溪对雪》诗:“鴟夷赊美酒,油壁繫轻车。” 清 陈维崧 《满庭芳·吾邑茶具俱出蜀山暮春泊舟山下漫赋此词》:“看鴟夷扑满,磊磊邱樊。”一本作“ 鴟彝 ”。
(4).即 鸱夷子皮 。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西子 下 姑苏 ,一軻逐 鴟夷 。” 冯集梧 注:“《史记·货殖传》: 范蠡 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 齐 为 鴟夷子皮 。”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词:“欲酹 鴟夷 、 西子 ,未辨当年功业,空繫五湖船。” 郁达夫 《留别》诗之二:“ 鴟夷 应笑先生拙,难买轻舟泛五湖。”参见“ 鴟夷子皮 ”。
(5).拇指。行酒令的手势。
词语解释:鸱夷子皮 拼音:chī yí zǐ pí
春秋 越 范蠡 之号。《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浮海出 齐 ,变姓名,自谓 鴟夷子皮 ,耕于海畔,苦身勠力,父子治产。” 司马贞 索隐:“ 范蠡 自谓也。盖以 吴王 杀 子胥 而盛以鴟夷,今 蠡 自以有罪,故为号也。 韦昭 曰:‘鴟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也。”《汉书·货殖传》:“﹝ 范蠡 ﹞乃乘扁舟,浮江湖,变姓名,适 齐 为 鴟夷子皮 ,之 陶 为 朱公 。” 颜师古 注:“自号 鴟夷 者,言若盛酒之鴟夷,多所容受,而可卷怀,与时张弛也。鴟夷,皮之所为,故曰子皮。”词语解释:痴小 拼音:chī xiǎo
幼稚;幼弱。 唐 王建 《送韦处士老舅》诗:“忆昨痴小年,不知有经籍。”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宋 范成大 《樱桃花》诗:“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词语解释:金缕衣 拼音:jīn lǚ yī
(1).以金丝编织的衣服。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应教》诗:“青铺緑琐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 宋 崔公度 《金华神记》:“女子笑曰:‘君怯耶!’即以金缕衣置肩上,生稍安。”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既付金缕衣,何不一啟颜?”
(2).曲调名。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秋 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自注:“‘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李錡 常唱此辞。”词语解释:丽人 拼音:lì rén
美人;佳人。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覩一丽人,于巖之畔。” 唐 杜甫 《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 水边多丽人。” 戴望舒 《单恋者》诗:“是一支在静默中零落的花吗?是一位我记不起的陌路丽人吗?”词语解释:马上墙头 拼音:mǎ shàng qiáng tóu
指男女青年相恋之处。 宋 晁端礼 《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元 童童学士 《新水令·念远》套曲:“马上墙头,月底星前,窓间帘下,容易得欢洽。” 清 谢学崇 《念奴娇》词:“遮莫马上墙头,桃花人面,忍令春无主。”参见“ 墙头马上 ”。
词语解释:墙头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后遂以“墙头马上”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宋 柳永 《长相思》词:“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词语解释:墙头马上 拼音:qiáng tóu mǎ shàng
唐 白居易 《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后遂以“墙头马上”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宋 柳永 《长相思》词:“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今夜里早赴佳期,成就了墙头马上。”词语解释:炙手 拼音:zhì shǒu
(1).烫手。 唐 白居易 《放言》诗之四:“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鲁迅 《彷徨·弟兄》:“他伸手去一摸他的头,又热得炙手。”
(2).比喻权势炽盛。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天寳 十载时, 林甫 在相位,盍簪列炬之盛,其炙手之徒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刘小鲁尚书》:“当 江陵 炙手时, 刘 独退避冷局。” 清 洪昇 《长生殿·定情》:“中书独坐揽朝权,看炙手威风赫烜。”参见“ 炙手可热 ”。
(3).指炫耀。 清 黄宗羲 《〈空林禅师诗〉序》:“夫 寒山 、 拾得 村墅壁所抄之物,岂可与 皎然 、 灵彻 絜其笙簧,然而 皎灵 一生学问不堪向 天台 炙手,则知饰声成文、彫音作蔚者非禪家本色。”
词语解释:炙手可热 拼音:zhì shǒu kě rè
接近之便烫手。比喻权势气焰之盛。 唐 杜甫 《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絶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新唐书·崔铉传》:“ 鉉 所善者 郑鲁 、 杨绍復 、 段瓌 、 薛蒙 ,颇参议论,时语曰: 郑 、 杨 、 段 、 薛 ,炙手可热;欲得命通, 鲁 、 绍 、 瓌 、 蒙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香云》:“公子年少情多,富贵多权势,所谓炙手可热者。” 沙汀 《淘金记》十七:“因为他亲眼看见他在二大爷家挑水劈柴,做着粗笨活路,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这在他感觉得太难受了。”词语解释:炙手可热 拼音:zhì shǒu kě rè
接近之便烫手。比喻权势气焰之盛。 唐 杜甫 《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絶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新唐书·崔铉传》:“ 鉉 所善者 郑鲁 、 杨绍復 、 段瓌 、 薛蒙 ,颇参议论,时语曰: 郑 、 杨 、 段 、 薛 ,炙手可热;欲得命通, 鲁 、 绍 、 瓌 、 蒙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香云》:“公子年少情多,富贵多权势,所谓炙手可热者。” 沙汀 《淘金记》十七:“因为他亲眼看见他在二大爷家挑水劈柴,做着粗笨活路,亲眼看见他成了这镇上炙手可热的红人,而且目空一切。这在他感觉得太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