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东方千骑 拼音:dōng fāng qiān jì
(1).《玉台新咏·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东方千餘骑,夫壻居上头。”本为诗中女主人公 罗敷 夸其夫婿显贵出众之词,后因以“东方千骑”、“东方骑”指代新婿。 南朝 梁简文帝 《采菊篇》:“东方千骑从驪驹,岂不下山逢故夫。”
(2).泛指身分煊赫者。 唐 白居易 《洛下闲游》诗:“曾在东方千骑上,至今躞蹀马头高。”词语解释:靖节琴 拼音:jìng jié qín
指无弦琴。典出《宋书·隐逸传·陶潜》:“ 潜 不解音声,而畜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輒抚弄以寄其意。” 宋 曾巩 《静化堂》诗:“客来但饮 平阳 酒,衙退常携 靖节 琴。”词语解释:六出 拼音:liù chū
(1).花分瓣叫出,雪花六角,因以为雪的别名。《太平御览》卷十二引《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雪花曰霙。” 南朝 陈 徐陵 《咏雪》:“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三农喜盈尺,六出儛崇花。” 唐 元稹 《赋得春雪映早梅》诗:“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一枝方渐秀,六出已同开。” 宋 王禹偁 《贺雪表》:“靡神不举,有感则通,遂令六出之祥,大副三农之望。” 清 赵翼 《戏作》诗:“凝寒所成固其理,何以片片六出俱?”
(2).谓一花生六瓣。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东海郡 尉于台 有杏一株,花杂五色,六出,号六仙人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三》:“诸花少六出者,唯梔子花六出。 陶真白 言:梔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 宋 陆游 《二友》诗:“清芬六出水梔子,坚瘦九节石菖蒲。”
(3).古代妇女有“七出”之条,犯其一条即被休弃,唯帝王、诸侯之妻,无子不出,称为“六出”。《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 唐 贾公彦 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天子、诸侯之妻无子不出,唯有六出耳。”参见“ 七出 ”。
词语解释:七出 拼音:qī chū
古代社会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条款。这是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残酷迫害的借口。《孔子家语·本命解》:“妇有七出三不去。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妬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 唐 贾公彦 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岂期过门之后,本妇多有过失,正合七出之条。” 欧阳予倩 《孔雀东南飞》第六场:“这也是你丈夫无用:你又没有犯什么七出之条,为什么他就听信他母亲的话,将你休了回来?”词语解释:漉酒 拼音:lù jiǔ
滤酒。《南史·隐逸传上·陶潜》:“郡将候 潜 ,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明 王世贞 《瞻美弟授太医院幕职同归至江口而别占一歌为赠》:“有冠不必挂神武,留作漉酒归 江 东。”词语解释:漉酒巾 拼音:lù jiǔ jīn
滤酒的布巾。泛指葛巾。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三:“口吟《归去来》,头戴漉酒巾。” 唐 朱放 《经故贺宾客镜湖道士观》诗:“雪里登山履,林间漉酒巾。” 明 宋濂 《跋〈匡庐社图〉》:“其一人冠漉酒巾,被羊裘,杖策徐行。”参见“ 漉酒 ”。
词语解释:漉酒 拼音:lù jiǔ
滤酒。《南史·隐逸传上·陶潜》:“郡将候 潜 ,逢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明 王世贞 《瞻美弟授太医院幕职同归至江口而别占一歌为赠》:“有冠不必挂神武,留作漉酒归 江 东。”词语解释:辘轳剑 拼音:lù lu jiàn
剑名。剑首以玉作辘轳形为饰,故名。 唐 皇甫曾 《赠老将》诗:“轆轤剑折虯髯白,转战功多独不侯。”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腰横轆轤剑,身被鷫鸘裘。”词语解释:罗敷 拼音:luó fū
古代美女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陌上桑》出 秦氏 女子。 秦氏 , 邯郸 人,有女名 罗敷 ,为邑人千乘 王仁 妻。 王仁 后为 越王 家令, 罗敷 出採桑於陌上, 赵王 登臺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 罗敷 乃弹筝,乃作《陌上歌》以自明焉。”或谓“罗敷”为女子常用之名,不必实有其人。如《孔雀东南飞》即有“东家有贤女,自名为 罗敷 ”之句。词语解释:千骑 拼音:qiān jì
(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
(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词语解释:秦楼 拼音:qín lóu
(1). 秦穆公 为其女 弄玉 所建之楼。亦名 凤楼 。相传 秦穆公 女 弄玉 ,好乐。 萧史 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 以 弄玉 妻之,为之作 凤楼 。二人吹箫,凤凰来集,后乘凤,飞升而去。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 南朝 梁 沉约 《修竹弹甘蕉文》:“ 巫岫 敛云, 秦楼 开照。”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 秦楼 压 郑 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南唐 李煜 《谢新恩》词:“ 秦楼 不见吹簫女,空餘上苑风光。”《二刻拍案惊奇》卷九:“ 凤生 以为可动,朗吟一诗道:‘几回空度可怜宵,谁道 秦楼 有玉簫?’” 郑泽 《横塘》诗:“江渚琵琶音已断, 秦楼 簫凤去无端。”
(2).指妓院。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三折:“ 秦 楼中阑珊了翠袖红裙。 章臺 上空闲了玉斚金樽。”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顾横波小像》:“ 秦 楼应被东南误,未遣 罗敷 嫁使君。”词语解释:青油幕 拼音:qīng yóu mù
青油涂饰的帐幕。《南史·萧韶传》:“ 韶 接 信 甚薄,坐青油幕下,引 信 入宴。” 唐 韩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会联句》:“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 明 李东阳 《心远堂》诗:“晚向青油幕下归,宦游不与意相违。”亦省作“ 青油 ”。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早秋见寄》:“熊羆交黑矟,宾客满青油。” 宋 杨万里 《野炊白沙沙上》诗:“旋将白石支燃鼎,却展青油当野庐。” 清 陈章 《忆旧游·记苹花雪里》词:“燕寝凝香地,又君悬絳帐,我卧青油。”参见“ 油幕 ”。
词语解释:油幕 拼音:yóu mù
亦作“ 油幙 ”。 涂油的帐幕。《宋书·刘瑀传》:“ 朱脩之 三世叛兵,一旦居 荆州 ,青油幙下,作 谢宣明 面见向,使斋师以长刀引吾下席。” 唐 司空曙 《送人归黔府》诗:“油幕晓开飞鸟絶,翩翩上将独趋风。”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油幕》:“ 长安 贵家子弟每至春时游宴,供帐於园圃中,随行载以油幕,或遇阴雨,以幕覆之,尽欢而归。”旧时亦借指将帅的幕府。 唐 刘禹锡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宋 陆游 《上王宣抚启》:“昨属元臣,暂临西鄙,获厠油幕众贤之后。”词语解释:申白 拼音:shēn bái
(1).申明表白。《晋书·司马休之传》:“但 康之 前言,有所不尽,故重使 胡道 ,申白所怀。”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术智·王敬则》:“ 敬则 遣人致劫帅曰:‘若能自出首,当为申白。’”
(2).禀明。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司马郊》:“ 郊 尝居 歙州 某观,病痢,困剧,观主欲申白官司。”
(3). 申公 和 白生 的并称。 申公 、 白生 , 鲁 人,皆受《诗》于 荀子 门人 浮丘伯 ,为 楚元王 中大夫。见《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后借指贤才。《宋书·自序传·沉璞》:“吾远惭 楚元 ,门盈 申白 之宾;近愧 梁孝 ,庭列 枚 马 之客。” 唐 罗隐 《岐王宅》诗:“ 申 白 宾朋传道义, 应 刘 文彩寄音徽。”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寄竹溪》词:“百年后,尚庶几 申 白 ,不数 韦 康 。”词语解释:诗史 拼音:shī shǐ
(1).前人的诗作。《宋书·谢灵运传论》:“至於先士茂製,讽高歷赏, 子建 函京 之作, 仲宣 霸 岸之篇, 子荆 零雨之章, 正长 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 南朝 齐 王融 《议给虏疏》:“今经典远被,诗史北流, 冯 李 之徒,必欲遵尚。”
(2).指能反映某一时期重大社会事件有历史意义的诗歌。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杜 ( 杜甫 )所赠二十韵,备叙其事,读其文,尽得其故跡。 杜 逢 禄山 之难,流离 陇 蜀 ,毕陈於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五:“﹝ 王弘祚 ﹞为户部尚书时,尝属余选 张含 《禺山集》。余尤喜集中《潁川侯祠》一篇,足称诗史。”
(3).泛指能反映社会现实的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这一本集子和《花边文学》,是我在去年一年中,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凡是写下来的,全在这里面。当然不敢说是诗史。”
(4).诗歌的发展历史。《羊城晚报》1984.9.5:“翻开 华夏 诗史,即可看到,每当历史处于重大转折的关头,都有一批‘以诗魂壮国魂’的呕心沥血之作问世。”词语解释:陶令琴 拼音:táo lìng qín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诗:“《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词语解释:陶琴 拼音:táo qín
见“ 陶令琴 ”。
词语解释:陶令琴 拼音:táo lìng qín
《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后用为典实。 宋 梅尧臣 《送储令赴韶州乐昌》诗:“尝闻韶石下, 虞舜 古祠深。至乐久已寂,况持 陶令 琴。”亦省作“ 陶琴 ”。 唐 白居易 《喜老自嘲》诗:“《周易》休开卦, 陶 琴不上絃。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姚锡钧 《论诗绝句》之四:“解识太羹玄酒味, 陶 琴自古已无絃。”词语解释:无声琴 拼音:wú shēng qín
即无弦琴。语本《晋书·隐逸传·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絃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絃上声。’” 唐 杜甫 《过津口》诗:“瓮餘不尽酒,膝有无声琴。”词语解释:无弦琴 拼音:wú xián qín
同“无絃琴”。没有弦的琴。南朝梁萧统《陶靖节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后用以为典,有闲适归隐之意。
無絃琴:没有弦的琴。 南朝 梁 萧统 《陶靖节传》:“ 渊明 不解音律,而蓄无絃琴一张,每酒适,輒抚弄以寄其意。”后用以为典,有闲适归隐之意。 唐 白居易 《夜凉》诗:“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絃琴一张。” 清 曹寅 《宋牧仲中丞见招奉和二韵》之一:“中丞独儒雅,示抚无絃琴。”词语解释:油幕 拼音:yóu mù
亦作“ 油幙 ”。 涂油的帐幕。《宋书·刘瑀传》:“ 朱脩之 三世叛兵,一旦居 荆州 ,青油幙下,作 谢宣明 面见向,使斋师以长刀引吾下席。” 唐 司空曙 《送人归黔府》诗:“油幕晓开飞鸟絶,翩翩上将独趋风。”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油幕》:“ 长安 贵家子弟每至春时游宴,供帐於园圃中,随行载以油幕,或遇阴雨,以幕覆之,尽欢而归。”旧时亦借指将帅的幕府。 唐 刘禹锡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宋 陆游 《上王宣抚启》:“昨属元臣,暂临西鄙,获厠油幕众贤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