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皮里阳秋 拼音:pí lǐ yáng qiū
同“ 皮里春秋 ”。 晋 简文帝 皇后名 春 , 晋 人避讳,以“阳”代“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桓茂伦 云: 褚季野 皮里阳秋,谓其裁中也。” 宋 欧阳修 《上胥学士偃启》:“裹阳秋於皮里,不言备乎四时,吞 云梦 於胸中,兼容尽於一介。” 清 龚自珍 《调笑令》词:“烹茗,烹茗,閒数东南流品。美人俊辩风生,皮里阳秋太明。”词语解释:蒲葵 拼音:pú kuí
(1).常绿乔木,叶子大,大部分掌状分裂,裂片长披针形,圆锥花序,生在叶腋间,花小,果实椭圆形,成熟时黑色。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叶子可以做扇子。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蒲葵》:“蒲葵如栟櫚而柔薄,可为葵笠,出 龙川 。”
(2).指蒲葵扇。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异名》:“扇曰六角、蒲葵、白羽。” 明 徐渭 《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诗之三:“吾乡恶热连年更,带得蒲葵上海航。” 清 曹寅 《和芷园消夏·葵扇》:“老槐门巷风犹昔,来捉蒲葵得几人。”词语解释:骑竹马 拼音:qí zhú mǎ
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 前蜀 韦庄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 骑竹 ”。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词语解释:倾筐 拼音:qīng kuāng
(1).《诗·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毛 传:“顷筐,畚属,易盈之器也。” 陆德明 释文:“《韩诗》云:‘顷筐,欹筐也。’…… 何休 云:‘草器也。’”“顷筐”本指一种斜口的筐子。后亦以“倾筐”指倾倒筐子。《晋书·殷仲堪传》:“行者倾筐以顾念,居者吁嗟以待延。”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 唐 钱起 《酬长孙绎蓝溪寄杏》诗:“懿此倾筐赠,想知怀橘年。”
(2).《诗·召南·摽有梅》:“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小序云:“摽有梅,男女及时也。”旧时因以“倾筐之岁”指女子已届婚配的年龄。 唐 白居易 《得景嫁殇邻人告违禁景不伏判》:“况生死寧殊,男女贵别:纵近倾筐之岁,且未从人;虽有游 岱 之魂,焉能事鬼!”词语解释:卿卿 拼音:qīng qīng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惑溺》:“ 王安丰 妇常卿 安丰 , 安丰 曰:‘妇人卿婿,於礼为不敬,后勿復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上“卿”字为动词,谓以卿称之;下“卿”字为代词,犹言你。后两“卿”字连用,作为相互亲昵之称。有时亦含有戏谑、嘲弄之意。 唐 李贺 《休洗红》诗:“休洗红,洗多红色浅。卿卿骋少年,昨日 殷桥 见。封侯早归来,莫作弦上箭。” 宋 苏轼 《浣溪沙》词:“莫唱黄鷄并白髮,且呼 张丈 唤 殷兄 ,有人归去欲卿卿。”《红楼梦》第五回:“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词语解释:贪泉 拼音:tān quán
(1).泉名。在 广东省 南海县 。 晋 吴隐之 操守清廉,为 广州 刺史,未至州二十里,地名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相传饮此水者,即廉士亦贪。 隐之 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齐 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愈厉。事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酌 贪泉 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明 尹凤岐 《送兄广东参政应奎》诗:“珍重平生清节在,不妨引满酌 贪泉 。”
(2).泉名。在 湖南省 郴县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耒水》:“ 耒水 又西, 黄水 注之……按 盛弘之 云:‘众山水出,注于大溪,号曰 横流溪 ,溪水甚小,冬夏不乾,俗亦谓之 贪泉 ,饮者輒冒于财贿,同于 广州 石门 贪流 矣。’”词语解释:饮泉诗 拼音:yǐn quán shī
相传 广州 附近的 石门 ,“有水曰 贪泉 ,饮者怀无厌之欲”。 晋 广州 刺史 吴隐之 至,为树清廉之风,故意饮之,并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 夷 齐 饮,终当不易心。”日后为政仍保持清廉。事见《晋书·良吏传·吴隐之》。后遂以“饮泉诗”作为称颂廉吏的典故。 唐 刘长卿 《送韦赞善使岭南》诗:“ 番禺 静无事,空咏饮泉诗。”词语解释:折臂三公 拼音:shé bì sān gōng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术解》:“人有相 羊祜 父墓,后应出受命君。 祜 恶其言,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相者立视之曰:‘犹应出折臂三公。’俄而 祜 坠马折臂,位果至公。”后以“折臂三公”为大臣坠马之典。 唐 刘禹锡 《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宋 苏轼 《戏周正孺》诗之一:“折臂三公未可知,会当千鎰访权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