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梅福 拼音:méi fú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词语解释:梅生 拼音:méi shēng
指 汉 梅福 。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 韩公 沦卖药, 梅生 隐市门。” 唐 李白 《赠瑕丘王少府》诗:“皎皎鸞凤姿,飘飘神仙气。 梅生 亦何事,来作 南昌 尉。”参见“ 梅福 ”。
词语解释:梅福 拼音:méi fú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词语解释:梅尉 拼音:méi wèi
(1).对县尉的美称。 梅福 曾为 南昌 尉,故称。 唐 李端 《送赵给事侄尉丹阳》诗:“遥知拜庆后,梅尉称仙才。”
(2).泛称地方官。 唐 孟郊 《同从叔简酬卢殷少府》诗:“梅尉吟 楚 声,竹风为凄清。深虚冰在性,高洁云入情。”词语解释:梅仙 拼音:méi xiān
指 汉 梅福 。 唐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 梅仙 已误身。” 宋 赵磻老 《水调歌头·和平湖》词:“ 梅仙 了无讼,拄笏看西山。” 明 练子宁 《二月望日与饶隐君游玉笥山》诗:“上有 梅仙 采药之幽栖,下有 萧云 读书之故基。”参见“ 梅福 ”。
词语解释:梅福 拼音:méi fú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词语解释:梅真 拼音:méi zhēn
指 汉 梅福 。 梅福 字 子真 ,故称。 唐 方干 《寄台州孙从事百篇》诗:“ 梅真 入仕提雄笔, 阮瑀 从军著綵衣。” 陈寅恪 《王观堂先生挽词》诗:“曾访 梅真 拜地仙,更期 韩偓 符天意。”参见“ 梅福 ”。
词语解释:梅福 拼音:méi fú
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词语解释:神仙尉 拼音:shén xiān wèi
汉 梅福 曾补任 南昌 县尉,后去官归里。屡上书讥刺外戚 王凤 专权,终不纳。 王莽 专政时弃家出走,不知所终。相传已成仙。见《汉书·梅福传》。后诗文中因以“神仙尉”作为县尉的美称。 唐 陈子昂 《同旻上人伤寿安傅少府》诗:“闻道神仙尉,怀德遂为邻。”亦作“ 神仙吏 ”。 唐 岑参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便呈卫荆州》诗:“神仙吏姓 梅 ,人吏待君来。”词语解释:神仙中人 拼音:shén xiān zhōng rén
亦作“ 神僊中人 ”。
(1).谓神采、仪态、服饰、举止不同凡俗的人。《晋书·王恭传》:“恭美姿仪,人多爱悦,或目之云:‘濯濯如春月柳。’尝被鹤氅裘,涉雪而行, 孟昶 窥见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也!’” 唐 杜甫 《醉歌行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神仙中人不易得, 颜 氏父子才孤标。”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羞颜慵怯,力不能运肢体,曩时之端庄,不復同矣。 张生 飘然,一旦疑神仙中人,不谓从人间至矣。” 明 吴宽 《题陈清全先生小像》:“今其五世孙 驄 ,奉 赵仲穆 所写先生小像相示,杖屨翛然,真神僊中人也。”
(2).谓像神仙一般自在快活之人。 清 余怀 《板桥杂记·轶事》:“夜以继日,恒酒酣歌,纶巾鹤氅,真神仙中人也。”词语解释:尸禄 拼音:shī lù
见“ 尸禄素餐 ”。
词语解释:尸禄素餐 拼音:shī lù sù cān
见“ 尸禄素餐 ”。词语解释:尸素 拼音:shī sù
(1).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常用作自谦之词。 三国 魏 锺繇 《上汉献帝自劾书》:“尸素重禄,旷职废任。” 唐 白居易 《让绢状》:“臣食国家厚禄,居陛下清官,每月俸钱,尚慙尸素,无名之货,岂合苟求。” 宋 岳飞 《奏辞开府札子》:“每怀尸素之忧,未効毫分之报。”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彼保傅令僕备位尸素,不克分君父之忧,因当引为己咎。”
(2).指居位食禄不尽职的人。《陈书·后主纪》:“政刑日紊,尸素盈朝,躭荒为长夜之饮。” 林纾 《答某公书》:“岂忍割弃可恋之日,冒沾尸素之禄,以遽远老母!”参见“ 尸位素餐 ”。
词语解释:尸位素餐 拼音:shī wèi sù cān
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孔子 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 颜师古 注:“尸位者,不举其事,但主其位而已。素餐者,德不称官,空当食禄。” 三国 魏 曹植 《矫志》诗:“芳树虽香,难以饵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你这尸位素餐的老贼!” 邹韬奋 《办事上需要的几个条件》:“除了尸位素餐的官吏,坐领干薪的蠹虫及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外,大概都不能和办事绝缘。”词语解释:尸位素餐 拼音:shī wèi sù cān
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孔子 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 颜师古 注:“尸位者,不举其事,但主其位而已。素餐者,德不称官,空当食禄。” 三国 魏 曹植 《矫志》诗:“芳树虽香,难以饵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你这尸位素餐的老贼!” 邹韬奋 《办事上需要的几个条件》:“除了尸位素餐的官吏,坐领干薪的蠹虫及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外,大概都不能和办事绝缘。”词语解释:石阁 拼音:shí gé
(1).石砌的楼房。寺院藏经之所。 唐 杜甫 《昔游》诗:“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 唐 白居易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诗:“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
(2).见“ 石渠阁 ”。
词语解释:石渠阁 拼音:shí qú gé
阁名。 西汉 皇室藏书之处,在 长安 未央宫 殿北。《三辅黄图·阁》:“ 石渠阁 , 萧何 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 关 所得 秦 之图籍。至於 成帝 ,又於此藏祕书焉。”《汉书·儒林传·施雠》:“ 甘露 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於 石渠阁 。”亦省作“ 石渠 ”、“ 石阁 ”。《汉书·刘向传》:“讲论五经於 石渠 。” 唐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鲁幕》:“ 金门石阁 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群彦挥铅笔,微生滥 石渠 。”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 明光 奏赋, 石渠 侍讲。” 陈去病 《辛亥六月金陵杂诗》之九:“ 石渠天禄 儘储材,漫把閒情理刼灰。”词语解释:石渠 拼音:shí qú
(1).石筑的水渠。 汉 刘桢 《公宴》诗:“清川过石渠,流波为鱼防。” 唐 孟浩然 《病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2).见“ 石渠阁 ”。
词语解释:石渠阁 拼音:shí qú gé
阁名。 西汉 皇室藏书之处,在 长安 未央宫 殿北。《三辅黄图·阁》:“ 石渠阁 , 萧何 造。其下礲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 关 所得 秦 之图籍。至於 成帝 ,又於此藏祕书焉。”《汉书·儒林传·施雠》:“ 甘露 中,与五经诸儒,杂论同异於 石渠阁 。”亦省作“ 石渠 ”、“ 石阁 ”。《汉书·刘向传》:“讲论五经於 石渠 。” 唐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鲁幕》:“ 金门石阁 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 宋 杨亿 《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群彦挥铅笔,微生滥 石渠 。” 明 顾大典 《青衫记·蛮素至江》:“ 明光 奏赋, 石渠 侍讲。” 陈去病 《辛亥六月金陵杂诗》之九:“ 石渠天禄 儘储材,漫把閒情理刼灰。”词语解释:拾芥 拼音:shí jiè
(1).见“ 拾地芥 ”。
(2).吸引芥草。 明 周履靖 《群物奇制》:“磁石引鍼,琥珀拾芥。”
词语解释:拾地芥 拼音:shí dì jiè
《汉书·夏侯胜传》:“ 胜 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青紫,古时公卿服色。借指高官显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极易。《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 刘良 注:“取之易如拾地草也。”《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凭藉国威,取 王世充 如拾地芥耳!” 胡三省 注引 颜师古 曰:“地芥,谓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易而必得也。”亦作“ 拾青 ”、“ 拾芥 ”。 唐 薛逢 《邻相反行》:“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以汝材力,三百万亦如拾芥,三钱何至于是。”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 满 人中有建立功名者,取王公如拾芥。”词语解释:视草 拼音:shì cǎo
(1).古代词臣奉旨修正诏谕一类公文,称“视草”。《汉书·淮南王刘安传》:“每为报书及赐,常召 司马相如 等视草乃遣。”《旧唐书·职官志二》:“ 玄宗 即位, 张説 、 陆坚 、 张九龄 、 徐安贞 、 张洎 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詔。王者尊极,一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詔从中出,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2).泛指代皇帝起草诏书。《明史·文苑传四·陈仁锡》:“ 魏忠贤 冒边功、矫旨锡上公爵,给世券。 仁锡 当视草,持不可。其党以威劫之,毅然曰:‘世自有视草者,何必我!’ 忠贤 闻之怒。”参阅 明 张萱 《疑耀》卷七、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卷二一。词语解释:拭目 拼音:shì mù
擦亮眼睛。形容殷切期待或注视。《汉书·张敞传》:“今天子以盛年初即位,天下莫不拭目倾耳,观化听风。” 颜师古 注:“言改易视听,欲急闻见善政化也。”《南史·张融传》:“出入朝廷,皆拭目惊观之。” 宋 陆游 《上殿札子》:“天下倾耳拭目之时,所当戒者,惟嗜好而已。” 清 恽敬 《赠光禄大夫神道碑铭》:“羣公拭目,翩然南返。”词语解释:素餐 拼音:sù cān
亦作“ 素飡 ”。
(1).无功受禄,不劳而食。《诗·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毛 传:“素,空也。” 陈奂 传疏:“今俗以徒食为白餐。餐,犹食也。 赵岐 注《孟子·尽心篇》云:‘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汉 桓宽 《盐铁论·盐铁箴石》:“今有司以不仁,又蒙素飡,无以更责雪耻矣。”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干时率皆素飡偷容,掩德蔽贤,忌有功而危之,疾清白而排之。” 唐 刘禹锡 《代谢平章事表》:“上分旰食之忧,下塞素餐之责。”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官实素飡,民则菜色。” 清 赵翼 《服阕后亲友多劝赴官作诗志意》:“敢凭野笠骄文绣,恐食官仓又素餐。”
(2).蔬食。 唐 韩偓 《腾腾》诗:“乌帽素餐兼施药,前身多恐是医僧。” 明 王錂 《寻亲记·局骗》:“千愁万恨都撇漾,未知素餐淡饭在何方,那些个酒解愁肠。”词语解释:吴市隐 拼音:wú shì yǐn
亦作“吴门卒”。 指 汉 梅福 避 王莽 专政,变姓名,隐于 会稽 ,为 吴市 门卒。《汉书·梅福传》:“至 元始 中, 王莽 顓政, 福 一朝弃妻子,去 九江 ,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 福 於 会稽 者,变名姓,为 吴市 门卒云。”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二:“ 西汉 梅福 自 九江 尉去,隐为 吴门 卒。” 清 曹寅 《过叶星期二弃草堂留饮即和见赠原韵》之一:“不同 吴市 隐,初罢 杞 人忧。”词语解释:仙伯 拼音:xiān bó
(1).仙人之长。亦泛称仙人。《太平广记》卷七引《神仙传》:“﹝ 淮南王 ﹞ 安 ,未得上天,遇诸仙伯。 安 少习尊贵,稀为卑下之礼,坐起不恭,语声高亮,或误称寡人。於是,仙伯主者,奏 安 云不敬。” 宋 范成大 《题金牛洞》诗:“自从仙伯弭芝盖,凤舞鸞歌开洞天。” 明 陈子龙 《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何来一仙伯,髮短而心长。”
(2).借称官职清贵、文章超逸的人物。 宋 陈师道 《和饶节咏周昉画》:“ 金华 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復千金摹。” 宋 张孝祥 《鹧鸪天》词:“忆昔追游翰墨场, 武夷 仙伯较文章。”词语解释:仙吏 拼音:xiān lì
仙界、天庭的职事人员。《西游记》第五回:“那 齐天府 下二司仙吏,早晚伏侍,﹝ 大圣 ﹞祇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西游记》第五回:“祇见 蟠桃园 土地、力士同 齐天府 二司仙吏,都在那里把门。” 明 陈梦璧 《寻幽珠玑岩饮甘泉》诗:“几许鮫人泣得出,但凭仙吏袖将归。”词语解释:仙尉 拼音:xiān wèi
亦作“僊尉”。 汉 梅福 的美称。 梅 字 子真 ,为郡文学,补 南昌 尉。后归里,一旦弃妻子去,传以为仙,故称。见《汉书·梅福传》。 前蜀 韦庄 《南昌晚眺》诗:“ 南昌 城郭枕江烟, 章水 悠悠浪拍天。芳草緑遮僊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僊,一本作“ 仙 ”。后亦以“仙尉”为县尉的誉称。 唐 李白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仙尉 赵 家玉,英风凌四豪。”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县尉曰仙尉,盖用 梅福 尉 南昌 故事……或称县尉,则慊然为慢我,是皆习俗使然。” 清 金农 《元日过张少府小饮花下》诗:“仙尉逢 梅福 ,同为上日吟。”词语解释:隐吏 拼音:yǐn lì
退隐的官吏。 唐 杜甫 《送裴二虬尉永嘉》诗:“隐吏逢 梅福 ,游山忆 谢公 。” 仇兆鳌 注:“《汉书》:‘ 梅福 , 九江 人,补 南昌 尉。 王莽 专政,一朝弃妻子去,隐於 会稽 ,至今传以为仙。’《汝南先贤传》称 郑钦 为吏隐。”词语解释:子真 拼音:zǐ zhēn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居 谷口 ,世号 谷口子真 。修道守默, 汉成帝 时大将军 王凤 礼聘之,不应;耕于岩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唐 张乔 《七松亭》诗:“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岂同 陶令 卧江边。”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窦尉》诗:“ 王 谢 江山久萧索, 子真 今为起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