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以筳撞钟 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见“ 以莛撞鐘 ”。
词语解释:以莛撞钟 拼音:yǐ tíng zhuàng zhōng
(1).用草茎打钟,毫无声响。比喻才识浅陋的人向高明的学者发问,得不到回答。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赵襄子 谓 仲尼 曰:‘先生委质以见人主,七十君矣,而无所通,不识世无明君乎?意先生之道固不通乎?’ 仲尼 不对。异日, 襄子 见 子路 曰:‘尝问先生以道,先生不对。知而不对则隐也,隐则安得为仁!若信不知,安得为圣!’ 子路 曰:‘建天下之鸣钟,而撞之以挺,岂能发其声乎哉!君问先生,无乃犹以挺撞乎!’”钟,通“ 鐘 ”;挺,通“ 莛 ”。《意林》卷三引作“鐘”、“莛”。《汉书·东方朔传》:“语曰:‘以筦闚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鐘。’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莛、鐘,《文选·东方朔〈答客难〉》作“筳”、“钟”。筳,通“ 莛 ”。亦作“ 以莛扣鐘 ”。
(2).比喻应答的双方才学悬殊。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下:“ 白马 与 陈思 答赠, 伟长 与 公干 往復,虽曰以莛扣鐘,亦能闲雅矣。” 陈延杰 注:“ 胡应麟 《诗藪》曰:‘以 公干 为巨鐘,而 伟长 为小莛,抑扬不已过乎!’ 王士禎 曰:‘ 建安 诸子, 伟长 实胜 公干 ,而 嶸 讥其以莛扣鐘,乖反弥甚。’此皆驳钟品者,亦当。”词语解释:瘗玉 拼音:yì yù
(1).古代祭山礼仪。治礼毕埋玉于坑。 北周 庾信 《周祀方泽歌·皇夏》:“瘞玉埋俎,藏芬敛气。” 唐 岑文本 《奉和正日临朝》:“方陪瘞玉礼,珥笔 岱山 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故燔柴瘞玉,载在六经。”
(2).见“ 瘞玉埋香 ”。
词语解释:瘗玉埋香 拼音:yì yù mái xiāng
指埋葬已故的美女。 明 高启 《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回头乐事浮云改,瘞玉埋香今几载。”亦省作“ 瘞玉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六:“﹝ 高淡仙 ﹞《咏小青》云:‘多谢檀郎能瘞玉,芳魂流落 圣湖 边。’”词语解释:翼奉 拼音:yì fèng
犹拥戴。《南史·侯安都传》:“还军至 南皖 ,而 武帝 崩, 安都 随 文帝 还朝,乃与羣臣议,翼奉 文帝 。”词语解释:银黄 拼音:yín huáng
(1).白银和黄金。《韩非子·解老》:“ 隋侯 之珠,不饰以银黄。”《文选·何晏〈景福殿赋〉》:“点以银黄,烁以琅玕。” 李善 注:“黄谓黄金。”
(2).银印和金印或银印黄绶。借指高官显爵。《汉书·酷吏传·杨朴》:“怀银黄,垂三组,夸乡里。” 颜师古 注:“银,银印也;黄,金印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海内髦杰,早綰银黄。” 李周翰 注:“银黄,谓银印黄綬。”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张众甫》:“名同兰茝之芳,志非银黄之术。”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七十致仕》:“已厠银黄之列,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泊,不亦太可怜乎!”词语解释:银印 拼音:yín yìn
银质的官印。《史记·南越列传》:“於是天子许之,赐其丞相 吕嘉 银印。” 唐 杜甫 《酬薛判官见赠》诗:“我嘆黑头白,君看银印青。”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军机大臣》:“所掌银印龟纽、藏於内府。”参见“ 银印青綬 ”。
词语解释:银印青绶 拼音:yín yìn qīng shòu
白银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绶带。 秦 汉 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以后用作高级阶官名号。《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 秦 官,位上卿,银印青綬,掌副丞相。”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茂陵书》:御史大夫秩中二千石。”亦省作“ 银青 ”。 唐 高适 《遇冲和先生》诗:“三命謁金殿,一言拜银青。”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今官制:光禄大夫转银青,银青转金紫,金紫转特进。”词语解释:银章 拼音:yín zhāng
银印。其文曰章。 汉 制,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 隋 唐 以后官不佩印,只有随身鱼袋。金银鱼袋等谓之章服,亦简称银章。 唐 陈子昂 《为司刑袁卿让官表》:“復蒙璽誥之荣,骤綰银章之贵。”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诗:“赤管随王命,银章付老翁。”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 元仁宗 时,詔 云山禪师 以荣禄大夫大司空,佩一品银章。”词语解释:迎新送旧 拼音:yíng xīn sòng jiù
(1).谓迎来新的,送走旧的。《后汉书·左雄传》:“自是选代交互,令长月易,迎新送旧,劳扰无已。”亦作“ 迎新送故 ”。 唐 元稹 《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曷若且仍其旧。” 宋 宋敏求 《宝历元年正月南郊敕》:“甿俗土宜,未及周悉;迎新送故,已闻代换。”
(2).特指妓女生涯。 元 关汉卿 《谢天香》楔子:“迎新送旧,都是小人该管。”《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若得嫁一小民,荆釵布裙,啜菽饮水,亦是良人家媳妇。比在此中迎新送旧,胜却千万倍矣!”词语解释:征黄 拼音:zhēng huáng
西汉 黄霸 为 颍川 太守,有治绩,被征为京兆尹。事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徵黄”谓地方官员有治绩,必将被朝廷征召,升任京官。 唐 杜甫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诗:“宠渥徵 黄 渐,权宜借 寇 频。” 仇兆鳌 注:“徵 黄 渐,渐将内召也。”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诗:“ 南 园休命侣,北闕即徵 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