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灰律 拼音:huī lǜ
古代置芦苇灰于表示十二律的玉管内,每月当节气,中律的管内的灰就会自行飞出,以之占验时序,谓之“灰律”。 唐太宗 《正日临朝》诗:“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 唐 方干 《早春》诗:“正气纔随灰律变,残寒便被柳条欺。”参见“ 灰管 ”。
词语解释:灰管 拼音:huī guǎn
亦作“ 灰琯 ”。
(1).古代候验节气变化的器具。以葭莩之灰置于律管,故名。《晋书·律历志上》:“又叶时日於晷度,效地气於灰管,故阴阳和则景至,律气应则灰飞。” 宋 梅尧臣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献小桃花》之二:“丹艳已先灰管动,不由人力与栽培。”
(2).指时序;节候。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风霜所及,灰琯遂侵。”《陈书·宣帝纪》:“灰琯未周,凯捷相继,拓地数千,连城将百。” 唐 刘禹锡 《代谢冬衣表》:“灰琯屡移,尘露无补。”词语解释:佳气 拼音:jiā qì
(1).美好的云气。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德至八方则祥风至,佳气时喜。” 唐 李白 《明堂赋》:“含佳气之青葱,吐祥烟之鬱嵂。” 宋 王安石 《南乡子》词之二:“自古帝王州,鬱鬱葱葱佳气浮。” 明 高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诗:“ 秦皇 空此瘞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远望宫殿嵯峨,满山翠柏,丽日阳春,佳气腾腾。”
(2).泛指美好的风光。 唐 储光羲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之三:“大道直如髮,春日佳气多。”
(3).清雅的气味。 唐 杜甫 《枯楠》诗:“涷雨落流胶,衝风夺佳气。”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词语解释:葭灰 拼音:jiā huī
葭莩之灰。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 宋 苏轼 《内中御侍已下贺皇太后冬至词语》:“伏以候气葭灰,喜律筒之已应。”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宗涤楼观察诗》:“如此江山入泝洄,顿从黍谷动葭灰。”词语解释:湔裙 拼音:jiān qún
古代的一种风俗。《北史·窦泰传》:“﹝ 竇泰 母﹞遂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度河湔裙,产子必易。’” 唐 吕渭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诗:“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 清 陈维崧 《永遇乐·东溪雨中修禊》词:“湔裙节令,偏将丝雨,添满一川空翠。”详“ 湔裳 ”。
词语解释:湔裳 拼音:jiān cháng
旧俗于农历正月元日至月晦,士女酹酒洗衣于水边,以辟灾度厄。 隋 杜台卿 《玉烛宝典》卷一:“﹝农历正月﹞元日至于月晦,民并为酺食、渡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为度厄。”注:“今世唯晦日临河解除,妇女或湔裙也。”词语解释:谏鼓 拼音:jiàn gǔ
设于朝廷供进谏者敲击以闻的鼓。《管子·桓公问》:“ 舜 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 禹 立諫鼓於朝,而备讯唉。”《新唐书·裴谞传》:“ 諝 上疏曰:‘諫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 唐 唐孙华 《吴歈为陈沧洲太守作》诗:“谁能鸣諫鼓,慷慨伏青蒲。”词语解释:绛帐 拼音:jiàng zhàng
《后汉书·马融传》:“ 融 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絳帐”为师门、讲席之敬称。 唐 李商隐 《过故崔兗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诗:“絳帐恩如昨, 乌衣 事莫寻。”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六:“ 孔 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絳帐启宗风。”词语解释:南阳佳气 拼音:nán yáng jiā qì
亦作“ 南阳气 ”。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 南阳 人,起兵 舂陵 ,望气术士 苏伯阿 受 王莽 派遣到 南阳 ,遥望 舂陵 ,曰:“气佳哉!鬱鬱葱葱然。”后用以称帝王之气。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 南阳 气已新。” 宋 曾巩 《英宗皇帝挽词》之一:“已应 南阳 气,犹迟 代 邸 来。” 宋 曾巩 《郡斋即事》诗之一:“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 南阳 佳气中。”词语解释:南阳气 拼音:nán yáng qì
见“ 南阳佳气 ”。
词语解释:南阳佳气 拼音:nán yáng jiā qì
亦作“ 南阳气 ”。 东汉 光武帝 刘秀 , 南阳 人,起兵 舂陵 ,望气术士 苏伯阿 受 王莽 派遣到 南阳 ,遥望 舂陵 ,曰:“气佳哉!鬱鬱葱葱然。”后用以称帝王之气。 唐 杜甫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 南阳 气已新。” 宋 曾巩 《英宗皇帝挽词》之一:“已应 南阳 气,犹迟 代 邸 来。” 宋 曾巩 《郡斋即事》诗之一:“依然自昔兴王地,长在 南阳 佳气中。”词语解释:三虎 拼音:sān hǔ
(1).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著称的三人。指 东汉 贾彪 兄弟三人。《后汉书·党锢传·贾彪》:“ 彪 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 彪 最优,故天下称曰:‘ 贾氏 三虎, 伟节 ( 彪 字)最怒。’” 南朝 陈 徐陵 《代梁贞阳侯与荀昂兄弟书》:“ 贾氏 三虎,岂独贵於前修; 荀 家八龙,信服在於今日。” 唐 元稹 《曲江老人》诗:“雄推三虎 贾 ,群擢八龙 荀 。”
(2).虎为猛兽,“三虎”喻同时以雄杰著称的三人。指 宋 代 杨紘 、 王鼎 、 王绰 三人。《宋史·杨紘传》:“ 紘 御下急……与 王鼎 、 王绰 ,号‘江东三虎’。”《宋史·王鼎传》:“ 鼎 提点 江 东刑狱,与转运使 杨紘 ,判官 王绰 ,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於是所部官吏怨之,目为三虎。”
(3).指三个凶恶如虎的人。《宋史·宗室传四·彦倓》:“邑民 潘氏 兄弟横邑中,号‘三虎’…… 彦倓 白其守,治之。”词语解释:题剑 拼音:tí jiàn
亦作“ 题劒 ”。
(1).谓题剑表德。《后汉书·韩棱传》:“﹝ 韩棱 ﹞为尚书令,与僕射 郅寿 、尚书 陈宠 ,同时俱以才能称。 肃宗 尝赐诸尚书劒,唯此三人特以宝劒,自手署其名曰:‘ 韩棱 楚 龙渊, 致寿 蜀 汉文, 陈宠 济南 椎成。’时论者为之説:以 棱 渊深有谋,故得龙渊; 寿 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 宠 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成。”后遂用作典故,以“题剑”表示君主对臣子的特殊恩宠。 唐 张九龄 《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之二:“题劒恩方重,藏舟事已非。”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2).泛指主仆、上下之间的特殊知遇。 唐 刘禹锡 《秦娘歌》:“繁华一旦有销歇,题剑无光履声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