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五侯 拼音:wǔ hòu
(1).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参见“ 五侯九伯 ”。
(2).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汉成帝 封其舅 王谭平 阿侯 、 王商 成都侯 、 王立 红阳侯 、 王根 曲阳侯 、 王逢时 高平侯 。见《汉书·元后传》。《文选·鲍照〈数诗〉》:“五侯相饯送,高会集 新丰 。” 李善 注:“《汉书》曰: 成帝 悉封舅 王谭 、 王立 、 王根 、 王逢时 、 王商 为列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
(3).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东汉 大将军 梁冀 擅权,其子 梁胤 、叔父 梁让 及亲属 梁淑 、 梁忠 、 梁戟 皆封侯。《后汉书·陈蕃传》:“前 梁氏 五侯,毒徧海内。” 李贤 注:“五侯谓 胤 、 让 、 淑 、 忠 、 戟 五人。”
(4).指同时封侯的五人。 汉桓帝 封宦者 单超 新丰侯 、 徐璜 武原侯 、 左悺 上蔡侯 、 具瑗 东武阳侯 、 唐衡 汝阳侯 。《后汉书·宦者传·单超》:“五人同日封,故世谓之‘五侯’。”
(5).泛指权贵豪门。 唐 韩翃 《寒食》诗:“日暮 汉 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明 刘绩 《早春寄白虚室》诗:“残雪未消双凤闕,春风先入五侯家。” 清 龚自珍 《摸鱼儿》词:“五侯门第非儂宅,賸可五湖同去。”
词语解释:五侯九伯 拼音:wǔ hòu jiǔ bó
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和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左传·僖公四年》:“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 周 室。” 杜预 注:“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汉书·诸侯王表序》:“ 太公 於 齐 ,亦五侯九伯之地。”《旧唐书·哀帝纪论》:“五侯九伯,无非问鼎之徒;四岳十连,皆畜无君之迹。”词语解释:五谏 拼音:wǔ jiàn
(1).五种进谏方式。名目略有不同。(1) 汉 刘向 《说苑·正谏》:“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讽諫。”(2)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人怀五常,故有五諫。谓讽諫、顺諫、窥諫、指諫、陷諫。”《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諫,讽为上。” 李贤 注:“讽諫者,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諫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闚諫者,视君颜色而諫也。指諫者,质指其事而諫也。陷諫者,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也。”(3)《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諫不从” 汉 何休 注:“諫有五,一曰讽諫, 孔子 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 季氏 自堕之’是也;二曰顺諫, 曹羈 是也;三曰直諫, 子家驹 是也;四曰争諫, 子反 请归是也;五曰赣諫, 百里子 蹇叔子 是也。”(4)《孔子家语·辨证》:“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
(2).五位谏臣。 明 林兰友 与 何楷 及 黄道周 、 刘同升 、 赵士春 称“ 长安 五谏”。见《明史·林兰友传》。词语解释:五禽戏 拼音:wǔ qín xì
亦作“ 五禽嬉 ”。 相传为 汉 末名医 华陀 首创的一种健身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和姿态,以进行肢体活动。《后汉书·方术传下·华佗》:“ 佗 语 普 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蹏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体轻便而欲食。’” 唐 柳宗元 《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诗:“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清 周亮工 《病甚扶掖登舟枕上成诗》之二:“难逢一鴈到,空学五禽嬉。”亦省作“ 五禽 ”。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乌龙养和》:“所以亲逋客,兼能助五禽。” 清 赵翼 《漫兴》诗:“观书眼渐讹三豕,导气身将学五禽。”词语解释:五噫歌 拼音:wǔ yī gē
诗歌篇名。相传为 东汉 梁鸿 所作。全诗五句,句末均有‘噫’字。《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 北芒 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沉石厉 《月旦》诗之三:“昔诵 梁 家《五噫歌》,桂薑品性百年无。”亦省作“ 五噫 ”。 唐 皎然 《咏史》诗:“《五噫》譎且正,可以见心曲。” 宋 陆游 《秋思》诗:“平生许国今何有,且拟 梁鸿 赋《五噫》。” 陈去病 《疾起还吴有感》诗:“《五噫》吟罢曜初暾,省识 皋 家廡尚存。” 郁达夫 《席间口占》:“一饭千金图报易,《五噫》几辈出关难。”词语解释:五营 拼音:wǔ yíng
(1).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部队。《后汉书·顺帝纪》:“调五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 李贤 注:“五营,五校也。谓长水、步兵、射声、屯骑、越骑等五校尉也。” 隋 虞世基 《讲武赋》:“选羽林於六郡,詔蹶张於五营。”
(2).泛指诸军营。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宋 刘克庄 《鹊桥仙·乡守赵计院生日》词:“四民香火,五营笳吹,来献一杯寿水。”词语解释:五铢钱 拼音:wǔ zhū qián
钱币名。 汉武帝 元狩 五年始铸,重五铢,上篆“五銖”二字。自 汉 历 魏 、 晋 、 六朝 至 隋 皆续有铸造,惟形制大小不一。 唐 武德 四年废。《史记·平準书》:“有司言三銖钱轻,易姦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銖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鎔焉。”《晋书·食货志》:“於是復铸五銖钱,天下以为便。” 唐 梁铉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诗:“灯攒九华扇,帐撒五銖钱。”词语解释:物情 拼音:wù qíng
(1).物理人情,世情。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情不繫於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唐 孟浩然 《上张吏部》诗:“物情多贵远,贤俊岂遥今?”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华亭 王文恭 公宽然长者,于物情多所未諳。”
(2).物的情状。 唐 刘威 《游东湖黄处士园林》诗:“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 清 俞国贤 《与史文兹饮月下》诗:“物情犹惜晚,吾鬢已成翁。” 鲁迅 《且介亭杂文·〈看图识字〉》:“即如《看图识字》这两本小书,就天文、地理、人事、物情,无所不有。”
(3).众情,民心。《后汉书·爰延传》:“事多放滥,物情生怨。”《北齐书·段荣传》:“除 山东 大行臺、大都督,甚得物情。”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彭晋叟》:“ 胡颖 为 浙西 宪,政尚猛厉,物情不安。”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自丁亥有 凌司马 洋山 殴诸生一事,大拂物情。”词语解释:夕阳亭 拼音:xī yáng tíng
亭名。故址在 河南省 洛阳市 西。 东汉 延光 年间,太尉 杨震 被谮遣归,饮鸩死于此亭。 晋 贾充 出 镇关中 ,百僚饯行于此亭。 唐 朝也以此亭为饯送之所,改名“河亭”。后借指送行饯别之处。 清 钱谦益 《戊辰七月应诏赴阙车中言怀》诗:“ 夕阳亭 下人还过, 端礼门 前石尚蹲。” 清 赵翼 《赠李莪洲孝廉》诗:“ 夕阳亭 下人挥涕,慷慨从行更高谊。”参阅《后汉书·杨震传》、《晋书·贾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