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火龙 拼音:huǒ lóng
(1).火形和龙形的图案。多用于帝王服饰。《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杜预 注:“火,画火也;龙,画龙也。”
(2).传说中浑身带火的神龙。 唐 王毂 《苦热行》:“ 祝融 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马都官苦热》:“火龙将焚鬣,阳乌多渴心。”《清史稿·灾异志四》:“﹝ 康熙 ﹞五十七年八月初一, 钟祥 火灾,先是有童謡云:‘八月初一火龙过’,至是果应。”
(3).形容绵延不绝或连成一串的灯火。 唐玄宗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宋 陆游 《丁酉上元》诗之一:“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4).形容延烧的烈火。 宋 梅尧臣 《送黄殿丞通判润州》诗:“前年 江州 飞火龙,楼殿化尽山将鎔。”
(5).指龙灯。 清 李慈铭 《越中灯词》:“月下新妆齐出看,前村报舞火龙来。”
(6).喻火车。 郭沫若 《颂武汉》诗:“火龙驶过 龟蛇 舞,铁鸟飞临风鹤回。”
(7).方言。炉灶接连烟囱的通烟孔道。
(8).棉红蜘蛛和麦蜘蛛的别名。词语解释:火齐 拼音:huǒ jì
(1).火候。《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陶器必良,火齐必得。” 孔颖达 疏:“‘火齐必得’者,谓炊米和酒之时,用火齐,生熟必得中也。”《荀子·强国》:“工冶巧,火齐得。” 杨倞 注:“‘火齐得’,谓生熟齐和得宜。” 章炳麟 《訄书·地治》:“以式法授酒材,而得火齐者,其始不过数人。”
(2).即火齐汤。《韩非子·喻老》:“﹝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参见“ 火齐汤 ”。
(3).即火齐珠。《文选·张衡〈西京赋〉》:“翡翠火齐,络以美玉。” 李善 注:“火齐,玫瑰珠也。”《梁书·诸夷传·中天竺国》:“火齐状如云母,色如紫金,有光燿。别之,则薄如蝉翼;积之,则如纱縠之重沓也。” 清 吴伟业 《咏拙政园山茶花》:“吐如珊瑚缀火齐,映如螮蝀凌朝霞。”参见“ 火齐珠 ”。
词语解释:火齐汤 拼音:huǒ jì tāng
古代清火的汤药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 ( 淳于意 )饮以火齐汤,一饮得前﹝后﹞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一饮得前溲’,‘前’下当有‘后’字,言一饮而前后溲始通,再饮则大溲也。‘大溲’二字,兼前后言之。”
词语解释:火齐珠 拼音:huǒ jì zhū
(1).宝珠的一种。一说,似珠的石。《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 扶南国 ﹞献火齐珠。”《急就篇》卷三“係臂琅玕虎魄龙” 唐 颜师古 注:“琅玕,火齐珠也。一曰:石之似珠者也。” 沉宗畸 《题高丽闵王妃遗像》诗:“火齐珠悬玳瑁牀,水沉香爇鸳鸯被。”
(2).琉璃的别名。《太平御览》卷八○八引 晋 吕静 《韵集》:“琉璃,火齐珠也。”词语解释:击辕 拼音:jī yuán
谓敲打车辕中乐成声。 汉 崔駰 《上四巡颂表》:“ 唐 虞 之世,樵夫牧竖,击辕中《韶》,感于和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词语解释:击钟鼎食 拼音:jī zhōng dǐng shí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汉 张衡 《西京赋》:“击鐘鼎食,连骑相过。”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寧聚货千亿,击鐘鼎食;枕藉芬芳,婉臠美色乎?”亦省作“ 击鐘食 ”。 唐 韦应物 《贵游行》:“平明击鐘食,入夜乐未休。”词语解释:嵇阮 拼音:jī ruǎn
三国 魏 嵇康 与 阮籍 的并称。两人诗文齐名,皆以嗜酒、孤高不阿著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於时 正始 餘风,篇体清澹,而 嵇 、 阮 、 应 、 繆 ,并驰文路矣。”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夫子 嵇 阮 流,更被时俗恶。” 宋 苏辙 《林笋》诗:“ 嵇 阮 欲来从我饮,开门一笑亦逢迎。” 清 方文 《穷冬六咏》之一:“生来 嵇 阮 性,麯蘖助天机。”词语解释:箕踞 拼音:jī jù
一种轻慢、不拘礼节的坐的姿态。即随意张开两腿坐着,形似簸箕。《庄子·至乐》:“ 庄子 妻死, 惠子 弔之, 庄子 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成玄英 疏:“箕踞者,垂两脚如簸箕形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高祖 箕踞駡。” 司马贞 索隐引 崔浩 曰:“屈膝坐,其形如箕。”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叶若谷》:“一老嫗自外至,手持钱篋,据胡床箕踞而坐,傍若无人。” 清 曹寅 《夜坐限萤字》:“吾人常不袜,箕踞已忘形。” 王统照 《沉船》:“那好说笑的 顾宝 ,却在草棚下面箕踞坐着吸那‘大富国’的纸烟。”词语解释:羁雌 拼音:jī cí
亦作“羇雌”。 失偶的雌鸟。 汉 枚乘 《七发》:“朝则鸝黄鳱鴠鸣焉,暮则羇雌迷鸟宿焉。”《文选·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羈雌恋旧侣,迷鸟怀故林。” 刘良 注:“羈雌,无耦也。” 唐 韦应物 《经武功旧宅》诗:“门临川流驶,树有羇雌宿。” 宋 王安石 《半山即事》诗之六:“小桥风露扁舟月,迷鸟羈雌竞往来。”词语解释:骥騄 拼音:jì lù
指良马。 汉 王充 《论衡·案书》:“故马效千里,不必驥騄;人期贤知,不必 孔 墨 。”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驥騄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张倅生日》词:“驰驥騄,佩龟紫。”词语解释:加餐 拼音:jiā cān
(1).慰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后汉书·桓荣传》:“愿君慎疾加餐,重爱玉体。” 唐 李颀 《送三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诗:“加餐共爱鱸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 清 纳兰性德 《送张见阳令江华》诗:“吾怜 张仲蔚 ,临别劝加餐。” 郁达夫 《奉答长嫂兼呈曼兄》诗之四:“删去相思千万语,当头还是劝加餐。”
(2).犹进餐。 清 戴名世 《詹烈妇传》:“至三日,烈妇收泪请姑加餐。姑曰:‘汝食,吾方食。’”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一部:“人的五腑六脏只供那些乌鸦加餐。”词语解释:叔夜 拼音:shū yè
周 代“八士”之一。相传为掌管山泽的官员。参见“ 叔夏 ”。
词语解释:叔夏 拼音:shū xià
周 代“八士”之一。相传为掌管山泽的官员。《论语·微子》:“ 周 有八士: 伯达 、 伯适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国语·晋语四》“询于‘八虞’” 韦昭 注引 贾逵 唐固 曰:“八虞, 周 八士,皆在虞官, 伯达 、 伯括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