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黯然销魂 拼音:àn rán xiāo hún
心神沮丧,失魂落魄。《文选·江淹〈别赋〉》:“黯然销魂,惟别而已矣。” 李善 注:“黯,失色将败之貌。”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中兴诸贤·左经臣》:“此二十字,可谓道尽惜别之情矣。至今读之,使人黯然销魂也。” 曹禺 《日出》第二幕:“尤其他那一对永远在做着‘黯然销魂’之态的眼睛,看你又不看你,瞟人一眼又似乎怕人瞧见。那态度无论谁都要称为妩媚的。”词语解释:别浦 拼音:bié pǔ
(1).河流入江海之处称浦,或称别浦。 南朝 宋 谢庄 《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 唐 杜甫 《奉送卿二翁统节度镇军还江陵》诗:“嘹唳吟笳发,萧条别浦清。” 宋 高观国 《烛影摇红》词:“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胡云翼 注:“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也称别浦。” 清 顾炎武 《哭陈太仆子龙》诗:“君来别浦南,我去荒山北。”
(2).指银河。 唐 李贺 《七夕》诗:“别浦今朝暗,罗幃午夜愁。” 王琦 汇解:“别浦,天河也。以其为牛、女二星隔絶之地,故谓之别浦。”词语解释:陈琳檄 拼音:chén lín xí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军国书檄,多 琳 瑀 所作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琳 作诸书及檄,草成呈 太祖 。 太祖 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 琳 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数加厚赐。”后因以“陈琳檄”泛指檄文。 唐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君草 陈琳 檄,我书 鲁连 箭。” 明 邵璨 《香囊记·点将》:“一卷 吕公 书,七纸 陈琳 檄,甲兵十万在胸中,笔底收功绩。”词语解释:冲天 拼音:chōng tiān
亦作“冲天”。 直上天空。《楚辞·九歌·大司命》:“乘龙兮轔轔,高驼兮冲天。”《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三国 魏 曹丕 《浮淮赋》:“白旄冲天,黄鉞扈扈。” 前蜀 韦庄 《喜迁莺》词:“家家楼上簇神仙,争看鹤冲天。”
(1).直向天空。《史记·天官书》:“﹝天狗星﹞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衝天。”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项王 在 鸿门 , 亚父 曰:‘吾使人望 沛公 ,其气衝天,五色采相繆,或似龙,戓似云,非人臣之气,可诛之。’” 唐 黄巢 《赋菊》诗:“衝天香阵透 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明 刘基 《二鬼》歌:“惊起五百罗汉,半夜拨剌衝天飞。”
(2).比喻志气超迈或情绪高涨而猛烈。 唐 元稹 《酬卢秘书》诗:“偶有衝天气,都无处世才。未容荣路稳,先踏祸机开。” 丁玲 《团聚》二:“二兄弟,这位有着冲天的志气的最聪明的一个,在父亲失业之后便找到一个颇好的职业。”如:干劲冲天;怒气冲天。
(3).谓向最高统治者告发。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四幕:“这些我都有真凭实据。如果他们要存心跟 忠王 作对, 赖文洪 拼着性命不要,就跟他冲天。”词语解释:楚才 拼音:chǔ cái
见“ 楚材 ”。
词语解释:楚材 拼音:chǔ cái
亦作“ 楚才 ”。 楚 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昔岁逢 杨意 ,观光贵 楚 材。”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四:“ 秦 收 郑 渠成, 晋 得 楚 材多。”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众妙·指数下》:“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诺 、 顾赤方 景星 而外,仅见此人。”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干戈扰扰滋瓜蔓,岁月因循累 楚 材。”参见“ 楚材晋用 ”。词语解释:楚材 拼音:chǔ cái
亦作“ 楚才 ”。 楚 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 骆宾王 《狱中书情通简知己》诗:“昔岁逢 杨意 ,观光贵 楚 材。”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之四:“ 秦 收 郑 渠成, 晋 得 楚 材多。” 清 王士禛 《带经堂诗话·众妙·指数下》:“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诺 、 顾赤方 景星 而外,仅见此人。” 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怀霜作》:“干戈扰扰滋瓜蔓,岁月因循累 楚 材。”参见“ 楚材晋用 ”。
词语解释:楚材晋用 拼音:chǔ cái jìn yòng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声子 通使於 晋 ,还如 楚 。令尹 子木 与之语,问 晋 故焉,且曰:‘ 晋 大夫与 楚 孰贤?’对曰:‘ 晋 卿不如 楚 ,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 楚 往也。虽 楚 有材, 晋 实用之。’”后因以“ 楚 材 晋 用”指引用别国人才或自己的人才外流为别人所用。《周书·儒林传·沉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 高祖 优詔答之曰:‘……不忘恋本,深足嘉尚,而 楚 材 晋 用,岂无先哲。’” 清 钱谦益 《光禄大夫铁山王公墓志铭》:“ 楚 材 晋 用,国士所以长嗟; 秦 智 虞 愚,贤哲为之永叹。”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果如此讲求研练,十年以后, 中国 内外文武人才皆当辈出,决不致有乏才之患,亦何庸 楚 材 晋 用,僱募洋师。”词语解释:吹竽 拼音:chuī yú
(1).吹奏竽。竽,管乐器。《战国策·齐策一》:“ 临淄 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2).谓滥竽充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若长风之过籟, 南郭 之吹竽耳。”后亦用作自谦之词。 唐 韩愈 《和席八十二韵》:“倚玉难藏拙,吹竽久混真。”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某也孱资琐质,误恩偶及,亦復与吹竽之部。”词语解释:滥吹 拼音:làn chuī
比喻冒充凑数,名不副实。 南朝 齐 王融 《出家怀道篇颂》诗:“窃服皋门上,滥吹 淄 轩下。”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愚亦乘喧滥吹,谬列茎英。”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叨荣偕计吏,滥吹謁春司。”参见“ 滥竽 ”。
词语解释:滥竽 拼音:làn yú
(1).《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以“滥竽”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有时也表示自谦。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和受试诗书》:“使夫怀鼠知慙,滥竽自耻。” 明 张景 《飞丸记·权门狼狈》:“我是曳白菲才,滥竽入金街。”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滥竽作吏,旷职怀惭。”
(2).比喻以劣充优。 郭沫若 《文艺论集·儿童文学之管见》:“审定务求严格,凡无艺术价值,不合儿童文学本质者不使滥竽。”词语解释:滥竽 拼音:làn yú
(1).《韩非子·内储说上》:“ 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后以“滥竽”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有时也表示自谦。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和受试诗书》:“使夫怀鼠知慙,滥竽自耻。” 明 张景 《飞丸记·权门狼狈》:“我是曳白菲才,滥竽入金街。”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滥竽作吏,旷职怀惭。”
(2).比喻以劣充优。 郭沫若 《文艺论集·儿童文学之管见》:“审定务求严格,凡无艺术价值,不合儿童文学本质者不使滥竽。”词语解释:南浦 拼音:nán pǔ
(1).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楚辞·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王逸 注:“愿 河伯 送己南至江之涯。”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唐 李贺 《黄头郎》诗:“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 王琦 注引 曾益 曰:“南浦,送别之地。” 清 曹寅 《登署楼适培山至用东坡真州诗韵同赋》:“西风晴十日,南浦别经年。”
(2).词牌名。 唐 《教坊记》有《南浦子》曲, 宋 词则借旧曲名另制新调。双调,分一百零二字平韵及一百零五字仄韵两体。 宋 人多填仄韵词。参阅《词谱·南浦》。
(3).地名。在 江西省 南昌县 西南, 章江 至此分流。 唐 王勃 《滕王阁》诗:“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聂文郁 注:“本诗 南浦 ……应是 江西 南昌 西南的 南浦 。” 宋 王安石 《南浦》诗:“ 南浦 随花去,迴舟路已迷。” 清 宋琬 《罗篁庵先生生日歌》序:“ 西山 南浦 ,长吟帝子之高楼; 白下 长干 ,重启 谢公 之别墅。”
(4).古水名,一名 新开港 ,在今 武汉市 南。 唐 李白 《江夏行》:“适来往 南浦 ,欲问 西江 船。”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南浦 ,在 鄂州 江夏县 南三里……以其在郭之南,故曰 南浦 。”词语解释:齐竽 拼音:qí yú
(1).犹滥竽。指不学无术的人。 唐 刘禹锡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赠答十韵》:“銓材秉 秦 镜,典乐去 齐 竽。” 唐 黄滔 《省试一一吹竽》诗:“ 齐 竽今歷试,真伪不难知;欲使声声别,须令箇箇吹。” 明 高启 《感旧酬宋军咨见寄》诗:“知音竟为谁?四海嗟惸惸。 齐 竽不解奏, 楚 璞何由呈!”
(2).用为自谦之词。 唐 权德舆 《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诗:“ 齐 竽终自退,心寄 嵩 峰巔。” 唐 韩偓 《安贫》诗:“举世可能无默识,未知谁拟试 齐 竽?”参见“ 滥竽充数 ”。
词语解释:滥竽充数 拼音:làn yú chōng shù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冒充有本领,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比喻以次充好。《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方今朝廷正在整飭文风,自然要清真雅正,一路拔取真才,若止靠着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 叶圣陶 《倪焕之》二五:“这当然不能让任何人滥竽充数。”参见“ 滥竽 ”。词语解释:骑省 拼音:qí shěng
(1).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鷄鸣謁 建章 。”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词语解释:天马 拼音:tiān mǎ
(1).骏马的美称。《史记·大宛列传》:“初天子发书《易》,云‘神马当从西北来’。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名 大宛 马曰‘天马’云。”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唐 王维 《送刘司直赴安西》诗:“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 清 黄遵宪 《香港感怀》诗之九:“指北 黄龙 饮,从西天马来。”
(2).传说中兽名。《山海经·北山经》:“又东北二百里,曰 马成之山 ,其上多文石,其阴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白犬而黑头,见人则飞,其名曰天马。”
(3).神马。《汉书·礼乐志》:“太一况,天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在,龙为友。”《云笈七籤》卷八四:“忽见太一以天马来迎於寝卧之前。” 明 刘基 《走马引》:“精诚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马从天来,挥霍雷电扬风埃。”
(4).星名。属于西方七星中的奎宿。《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天子奉车御官也。其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亦曰天马。”
(5).螳螂的别名。《吕氏春秋·仲夏》“仲夏之月……螳蜋生” 汉 高诱 注:“螳蜋,一曰天马。”《尔雅翼·释虫二》:“螗蜋(螳螂)…… 许叔重 又云:世谓之天马。盖驤首奋臂,颈长而身轻,其行如飞,有马之象。”词语解释:征黄 拼音:zhēng huáng
西汉 黄霸 为 颍川 太守,有治绩,被征为京兆尹。事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徵黄”谓地方官员有治绩,必将被朝廷征召,升任京官。 唐 杜甫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诗:“宠渥徵 黄 渐,权宜借 寇 频。” 仇兆鳌 注:“徵 黄 渐,渐将内召也。” 宋 王禹偁 《投柴殿院》诗:“ 南 园休命侣,北闕即徵 黄 。”词语解释:子房 拼音:zǐ fáng
(1). 西汉 开国大臣 张良 的字。曾行刺 秦始皇 未遂,逃亡 下邳 。 秦 末农民战争中为 刘邦 重要谋士; 汉朝 建立,封 留侯 。 汉 扬雄 《解嘲》:“故当其有事,非 萧 、 曹 、 子房 、 平 、 勃 、 樊 、 霍 ,则不能安。” 唐 李白 《经下邳北桥怀张子房》诗:“ 子房 未虎啸,破产不为家。”《红楼梦》第五一回:“ 马援 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説 子房 。”
(2).被子植物雌蕊下面膨大的部分,里面有胚珠。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