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抱瓮 拼音:bào wèng
见“ 抱瓮灌园 ”。
词语解释:抱瓮灌园 拼音:bào wèng guàn yuán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诗:“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词语解释:抱瓮灌园 拼音:bào wèng guàn yuán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诗:“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词语解释:豺狼当路 拼音:chái láng dāng lù
见“ 豺狼当道 ”。
词语解释:豺狼当道 拼音:chái láng dāng dào
亦作“豺狼横道”。亦作“ 豺狼当路 ”。 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復问狐狸。”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三国志·魏志·杜袭传》:“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彊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 南朝 陈 沉炯 《为王僧辩等劝进梁元帝第三表》:“豺狼当路,非止一人;鲸鯢不梟,倏焉五载。”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妨他豺狼当道,冠带几獮猴。” 鲁迅 《南腔北调集·经验》:“我想,人们在社会里,当初是并不这样彼此漠不相关的,但因豺狼当道,事实上因此出过许多牺牲,后来就自然的都走到这条道路上去了。”词语解释:灌园 拼音:guàn yuán
(1).浇灌园圃。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你可会灌园么?” 许地山 《空山灵雨·落花生》:“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从事田园劳动。后谓退隐家居。《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是以 孙叔敖 三去相而不悔, 於陵子仲 辞三公为人灌园。” 三国 魏 阮籍 《辞蒋太尉辟命奏记》:“ 仲子 守志, 楚王 不夺其灌园。”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八:“灌园何其鄙,皎皎 於陵 中。” 明 唐顺之 《村居》诗之一:“偶然灌园兴,不是学 於陵 。”词语解释:汉阴灌 拼音:hàn yīn guàn
指 汉阴丈人 抱瓮灌畦之事。后用为退隐学道的典实。 明 王守仁 《立春日作》诗:“心存 汉 阴灌,躬学 南阳 耕。”参见“ 汉阴机 ”。
词语解释:汉阴机 拼音:hàn yīn jī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词语解释:汉阴机 拼音:hàn yīn jī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词语解释:汉阴老 拼音:hàn yīn lǎo
即 汉阴老父 。 唐 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诗:“疑入 武陵源 ,如逢 汉阴老 。”参见“ 汉阴老父 ”。
词语解释:汉阴老父 拼音:hàn yīn lǎo fù
东汉 隐者。不详姓名。 桓帝 延熹 中,幸 竟陵 ,过 云梦 ,临 沔水 ,百姓莫不观,此翁独耕不辍。尚书郎 张温 异之,与之言。老父论古道今,历陈天子逸游之非。问其姓名,不告而去。参阅《后汉书·逸民传·汉阴老父》。词语解释:汉阴诮 拼音:hàn yīn qiào
指 子贡 过 汉 阴时受到一灌畦老人讥嘲的典实。 唐 奚贾 《严陵滩下寄常建》诗:“已息 汉 阴誚,且同 濠 上观。”参见“ 汉阴机 ”。
词语解释:汉阴机 拼音:hàn yīn jī
指 汉阴丈人 所斥笑的“机心”。语本《庄子·天地》:“ 子贡 南游於 楚 ,反於 晋 ,过 汉 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 子贡 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唐 陈子昂 《题田洗马游岩桔槔》诗:“谁怜 北陵 客,未息 汉 阴机。” 唐 杜甫 《登舟将适汉阳》诗:“ 鹿门 自此往,永息 汉 阴机。”词语解释:机心 拼音:jī xīn
(1).巧诈之心;机巧功利之心。《庄子·天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於胸中,则纯白不备。” 成玄英 疏:“有机动之务者,必有机变之心。” 明 刘基 《浣溪沙》词:“早息机心劳役少,懒闻世事往来疎。清风明月总赢餘。” 沉从文 《新湘行记》:“青春生命在慢慢长成。不同处是社会变化大,见世面多,虽然对人无机心,而对自己生存却充满信心。”
(2).指钟表内部机器。词语解释:吕虔刀 拼音:lǚ qián dāo
三国 魏 刺史 吕虔 有一宝刀,铸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始可佩带。 虔 以赠 王祥 ; 祥 后位列三公。 祥 临终,复以刀授弟 王览 ; 览 后仕至大中大夫。事见《晋书·王览传》。后遂以“吕虔刀”为宝刀之美称。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前军 苏武 节,左将 吕虔 刀。”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天下军储一线漕,无能空佩 吕虔 刀。”词语解释:埋轮 拼音:mái lún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 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埋轮拗鏃 周 千亩,蔓草枯杨 汉 二京。”
(2). 东汉 顺帝 时,大将军 梁冀 专权,朝政腐败。 汉安 元年(公元142年)选派 张纲 等八人巡视全国,纠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而 纲 独埋其车轮于 洛阳 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 梁冀 ,揭露其罪恶,京都为之震动。事见《后汉书·张纲传》。后以“埋轮”为不畏权贵,直言正谏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亦作“ 埋车 ”。《旧唐书·毕构传》:“载驰原隰,徒烦出使之名;安问狐狸,未见埋车之节。”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分歧》:“恩沾九霄,荣齐六曹,埋轮自有 张纲 操。”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念臣等啊,埋轮亲矢,愿从君侧除奸宄。”
(3).比喻月落。轮,喻月。 唐 唐彦谦 《七夕》诗:“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珮月埋轮。”
(4).比喻停留。 明 高启 《〈独庵集〉序》:“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词语解释:佩刀 拼音:pèi dāo
佩在腰间的刀。古代男子服饰之一,佩之以示威武。《汉书·王尊传》:“愿观相君佩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昔 贰师 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晋书·王祥传》:“ 吕虔 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文献》:“公子中恶,引佩刀自剸其腹,几殆。”参阅《后汉书·舆服志下》。词语解释:潜夫 拼音:qián fū
隐者。 清 方文 《从子子唯园中作》诗:“勿使衡门延俗客,每将疑义问潜夫。” 清 金农 《题卖饼家壁》诗:“葱肆浆房半故儒,康衢卖饼亦潜夫。”词语解释:日边 拼音:rì biān
(1).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元帝 ﹞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 陈师道 《和彦詹题远轩》:“开牕得远意,兴出杳冥间。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2).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唐 赵嘏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 江 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唐 高蟾 《下第后献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宋 杨万里 《送丁卿季吏部赴召》诗:“吾州 史君 五十年,不曾召节来日边。”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羽书飞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边。”词语解释:日下 拼音:rì xià
(1).太阳落下去。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既而日下泽宫,筵阑相圃,悵徙蹕之留欢,眷迴鑾之餘舞。” 唐 李峤 《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雨餘林气静,日下山光夕。”
(2).指太阳落下去的地方。形容遥远。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望 长安 於日下,指 吴会 於云间。”
(3).指京都。古代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地为“日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荀鸣鹤 、 陆士龙 二人未相识,俱会 张茂先 坐。 张 令共语…… 陆 举手曰:‘ 云间 陆士龙 。’ 荀 答曰:‘日下 荀 鸣鹤 。’” 徐震堮 校笺:“日下,指京都。 荀 , 潁川 人,与 洛阳 相近,故云。” 唐 钱起 《送薛判官赴蜀》诗:“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 明 高启 《送王孝廉至京省其父》诗:“君言省覲敢辞苦,况是日下非天涯。”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八章:“ 永明 十年,始于 兴福寺 讲《成实论》。先辈法师,排竞下筵。名振日下,听者千餘。”
(4).目前,目下。《唐大诏令集·政事·咸通七年大赦》:“今南蛮已加招抚,冀就弭寧,日下但严守封疆,且备要害。”《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日下天色且是凉,便放五日也不妨。”
(5).即日,当天。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虎符》:“ 开禧 间, 慈明 阴赞 寧皇 诛 韩侂胄 ……御批云:‘已降御笔付三省, 韩侂胄 已与在外宫观,日下出国门,仰殿前司差兵士三十人防护,不许疎失。’”《三国演义》第二回:“来早设朝,使廷臣奏 董太后 原係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合仍迁於 河间 安置,限日下即出国门。”《水浒传》第六三回:“﹝太师﹞犒赏三军,限日下起行,大刀阔斧,杀奔 梁山泊 来。”
(6).东方古国名。《尔雅·释地》:“ 觚竹 、 北户 、 西王母 、 日下 ,谓之四荒。” 郭璞 注:“ 觚竹 在北, 北户 在南, 西王母 在西, 日下 在东,皆四方昏荒之国。” 邢昺 疏:“ 日下 者,谓日所出处其下之国也。”词语解释:忘机 拼音:wàng jī
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 唐 王勃 《江曲孤凫赋》:“尔乃忘机絶虑,怀声弄影。” 宋 司马光 《花庵独坐》诗:“忘机林鸟下,极目塞鸿过,为问市朝客,红尘深几何?” 明 何景明 《雨后》诗:“沙头莫相识,与尔久忘机。” 清 俞国贤 《归来》诗:“荒圃一区行灌亩,遗书几卷坐忘机。” 郭沫若 《文艺论集·〈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我完全忘机于幽居的情趣之中。”词语解释:赠宝刀 拼音:zèng bǎo dāo
见“ 赠刀 ”。
词语解释:赠刀 拼音:zèng dāo
《晋书·王览传》:“初, 吕虔 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 虔 谓 祥 ( 王祥 )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 祥 固辞,强之乃受。 祥 临薨,以刀授 览 ( 祥 弟 王览 )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 览 后奕世多贤才,兴於 江 左矣。”后世因以“赠刀”为赞许别人堪负重任,前程远大之典。《晋书·王导王悦等传赞》:“ 恬 恂 踵德,副 吕虔 之赠刀。” 清 钱谦益 《〈王氏族谱〉序》:“耆老扶杖于乡国,英少彯缨于上都,彬彬乎,彧彧乎,赠刀之遗休,树槐之餘荫也。”亦作“ 赠宝刀 ”、“ 赠虔刀 ”。 唐 李白 《赠华州王司士》诗:“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 明 张煌言 《马尔毓职方改署幕府骑兵参军未免牢落戏赠》诗:“国破兰香已半消,侯门谁復赠 虔 刀。”词语解释:直钩 拼音:zhí gōu
亦作“ 直鈎 ”。
(1).传说 姜太公 出仕前钓于 渭 滨,所用钓钩是直的且不设饵。后因以“直钩”借指归隐生活。 唐 方干 《早发洞庭》诗:“举目无平地,何心恋直鉤。”
(2).借指 姜太公 。 唐 黄滔 《严陵钓台诗》:“直钩犹逐熊羆起,独是先生真钓鱼。”词语解释:直如弦 拼音:zhí rú xián
象弓弦一样直。比喻为人正直。《后汉书·五行志一》:“ 顺帝 之末,京都童謡曰:‘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鉤,反封侯。’” 南朝 梁 吴均 《从军行》:“微诚言不爱,终自直如弦。”